[发明专利]一种盘型绝缘子陡波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83216.2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4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丁玉剑;周军;姚修远;孙东旭;姜德喜;刘玉胜;邓桃;杜怡君;张学军;格兴;孙文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楼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子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盘型绝缘子陡波试验装置,包括:框架平台、陡化装置及待试验盘形绝缘子和电阻分压器;陡化装置具有能产生陡化间隙的第一球形电极和第二球形电极,第一球形电极和第二球形电极产生陡化间隙的部分均置于绝缘套管中,该陡化间隙的距离可调;第一球形电极的第一端穿出绝缘套管的第一端并与冲击电压发生器相连接,第二球形电极穿过绝缘套管的第二端并延伸入框架平台中;电阻分压器与待试验盘型绝缘子并联设置。本发明通过将陡化装置、电阻分压器和待试验盘型绝缘子集成在框架平台上,结构紧凑,能确保施加在绝缘子上的电压满足试验要求;并且,减小了外界环境条件对陡化间隙的影响,有利于实现陡化装置的稳定放电波形输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电压试验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盘型绝缘子陡波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盘形悬式绝缘子是指由盘形绝缘件和连接金具组成的悬式绝缘子,其绝缘件通常用电工陶瓷和钢化玻璃制成。金具一般由钢冒和针形钢脚构成。故盘形悬式绝缘子又称为帽-脚形悬式绝缘串子。
盘型悬式绝缘子(以下简称绝缘子)供高压架空输配电线路中的绝缘和固定导线用。一般组装成绝缘子串用于不同电压等级的线路上。绝缘子按其使用环境和地区,分普通型和耐污型两类。普通型绝缘子适用于一般地区,如适当增加绝缘子片数可提高污闪性能。耐污型绝缘子按其伞形结构分为钟罩型和双层伞型两种,耐污型绝缘子适用于工业粉尘、化工、盐碱、沿海及多雾地区,不同结构型式耐污绝缘子的最佳使用范围,需通过试预运行后总结确定。
陡波前冲击击穿电压试验是检验盘形绝缘子质量的重要指标。我国160 kV 及以上输电线路盘形绝缘子均要求按GB/T 20642-2006《高压线路绝缘子空气中冲击击穿试验的规定通过陡波击穿电压试验》。我国的研究者开展了大量陡波下绝缘子击穿过程的研究,以提高绝缘子头部的内绝缘强度,进而提高盘形绝缘子的耐陡波性能。前人的研究认为陡波的作用时间小于10-5s,盘形绝缘子在陡波下的击穿属于电击穿。通过提高内绝缘强度,我国盘形绝缘子的耐陡波性能大幅提高,能够满足GB/T 20642-2006的要求。陡波试验回路一般如图1所示。试验回路由冲击电压发生器1'、冲击电压陡化装置2'、支撑工装3'和电阻分压器4'等组成。
然而上述试验回路存在以下缺点:(1)陡化装置的球隙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受空气湿度、温度等外界干扰条件较大;(2)陡化装置、支持工装、电阻分压器等为分体式,之间用高压引线连接,引线电感会导致加在盘型绝缘子上的电压波形不满足试验标准的要求。(3)陡化球隙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当上面积累灰尘后,会引起放电的不均匀。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盘型绝缘子陡波试验装置,旨在解决现有陡波试验装置在进行陡波试验时难以确保加在盘型绝缘子上的电压波形满足试验标准的问题。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盘型绝缘子陡波试验装置,包括:框架平台、置于所述框架平台顶部的陡化装置及置于所述框架平台中的待试验盘形绝缘子和电阻分压器;其中,所述陡化装置具有能产生陡化间隙的第一球形电极和第二球形电极,所述第一球形电极和第二球形电极产生陡化间隙的部分均置于绝缘套管中,并且,该陡化间隙的距离可调;所述第一球形电极的第一端穿出所述绝缘套管的第一端、并与冲击电压发生器相连接,所述第二球形电极穿过所述绝缘套管的第二端、并延伸入所述框架平台中; 所述电阻分压器与所述待试验盘型绝缘子并联设置,用以检测所述待测盘型绝缘子上的电压。
进一步地,上述盘型绝缘子陡波试验装置中,所述框架平台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金属板和下金属板及连接在所述上金属板和所述下金属板之间的若干绝缘支柱;其中,各所述绝缘支柱围设成一容置空间,用以放置所述待试验盘型绝缘子。
进一步地,上述盘型绝缘子陡波试验装置中,各所述绝缘支柱均倾斜设置在所述上金属板和所述下金属板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盘型绝缘子陡波试验装置中,所述待试验盘型绝缘子通过连接金具与所述下金属板接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32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胶乳稳定剂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防止电路部件锈蚀的厕所气流交换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