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样本数据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80823.3 | 申请日: | 2019-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2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常京伟;陈宽;王少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推想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7/33 | 分类号: | G06T7/33;G06T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样本 数据 生成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样本数据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基准图像数据以及与所述基准图像数据对应的期望图像数据,其中,所述基准图像数据与所述期望图像数据对应同一扫描对象,所述基准图像的基准层厚小于所述期望图像的期望层厚,所述基准图像数据包含有病灶标注信息;建立所述基准图像数据与所述期望图像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该映射关系将基准图像数据的病灶标注信息映射至所述期望图像数据中,将包含有映射出来的病灶标注信息的期望图像数据作为期望样本数据。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样本数据获取方法无法保证样本数据的准确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医学图像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样本数据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医疗影像人工智能的快速演进,不仅需要理论研究,还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而人工智能模型的精准度又基于大体量样本数据的准确性,样本数据准确性越高,模型学习的效果越好。为了让模型更加鲁棒,不仅要求模型在薄层数据上有一个较高的精准度,在厚层数据中也要求模型需要有一个较高的精准度,为此通常需要医生人工对不同层厚CT图像进行病灶标识,以作为样本数据供模型训练和测试。
但在临床上,以CT肺结节诊断为例,医生在阅片时普遍认为薄层图像筛查结节时,具有漏诊低,性质易判断的特性,而厚层图像筛查病灶则容易漏诊,并且无法判断到底是结节还是血管,对结节的性质很难把握,容易误诊,因此薄层CT图像的病灶标注的准确性远高于厚层CT图像的病灶标注的准确性,即现有技术的样本数据获取方法,很难保证厚层CT图像的病灶标注的准确性,也就无法保证厚层CT图像对应的样本数据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样本数据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样本数据获取方法无法保证样本数据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样本数据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基准图像数据以及与所述基准图像数据对应的期望图像数据,其中,所述基准图像数据与所述期望图像数据对应同一扫描对象,所述基准图像的基准层厚小于所述期望图像的期望层厚,所述基准图像数据包含有病灶标注信息;
建立所述基准图像数据与所述期望图像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该映射关系将基准图像数据的病灶标注信息映射至所述期望图像数据中,将包含有映射出来的病灶标注信息的期望图像数据作为期望样本数据。
进一步,所述建立所述基准图像数据与所述期望图像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基准图像数据确定所述基准图像的对应的基准层厚;
根据所述期望图像数据确定所述期望图像对应的期望层厚;
相应的,所述建立所述基准图像数据与所述期望图像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建立基准层厚的基准图像数据与期望层厚的期望图像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所述建立基准层厚的基准图像数据与期望层厚的期望图像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对所述基准层厚的基准图像数据与期望层厚的期望图像数据进行刚性配准;
基于配准结果建立基准图像数据与期望图像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期望样本数据得到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期望样本数据进行复核,将通过复核的期望样本数据作为最终的期望样本数据。
进一步,将所述基准图像和所述期望样本数据作为目标样本数据。
进一步,病灶标注信息为金标准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生成样本数据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推想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推想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08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