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杀虫基因序列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79308.3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4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华;张敏;张丹;马志卿;冯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53 | 分类号: | C12N15/53;C12N15/113;A01N57/16;A01P7/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孙雅静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杀虫 基因 序列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杀虫基因序列及其应用,所述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或至少包含SEQ ID NO:1所示序列90%的同一性的基因序列;所述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或至少包含SEQ ID NO:1所示序列90%的同一性的基因序列;所述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或至少包含SEQ ID NO:1所示序列90%的同一性的基因序列。通过微量注射的方法导入试虫体内后发现死亡率分别达到75.6%、71.9%和82.2%,致死作用显著。此外,本发明获得的dsRNA片段可通过麦片饲喂的方式作为玉米象害虫防治的有利手段。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根据玉米象细胞色素C氧化酶核心亚基Ⅰ、Ⅱ和Ⅲ设计的基因片段及其合成的一种杀虫基因序列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玉米象是分布广泛、为害严重的储粮害虫,对多种谷物及加工品,干果、豆类、药材、油料均造成严重危害,尤其以阴暗潮湿的仓库最为严重。在仓储害虫防治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溴甲烷和磷化铝,而溴甲烷在发展中国家已被禁用,磷化铝产品由于其高毒、高风险,在防除粮食仓储害虫时易发生中毒伤亡事故。
RNA干扰(RNAi)技术利用双链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细胞内同源mRNA从而阻断靶基因表达,使细胞出现靶基因缺失的表型,是明确昆虫毒理学基本问题的有力工具,也将成为害虫治理的有效策略。RNAi于1998年在秀丽隐杆线虫中首次阐明其作用机制、得到双链RNA(dsRNA)干扰较高效的结论,此后出现了潜在的下一代害虫管理策略:利用RNAi介导的宿主诱导基因沉默(HIGS)进行害虫防治,其优点在于因为RNAi的序列特异性适用于单个物种,并可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靶标。另外,可以控制昆虫对化学杀虫剂和植物毒素的敏感性,降低化学杀虫剂用量。但筛选出具有序列特异性以及高致死作用的dsRNA是成功实施RNAi防治害虫的重要前提。
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是真核生物线粒体内膜和需氧菌细胞膜电子传递链上的终端金属膜蛋白酶,负责细胞色素C到氧分子的电子传递功能,是线粒体氧化能力的关键调节部位。由三个核心亚基(COXⅠ、Ⅱ、Ⅲ)以及十个小亚基组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根据玉米象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三个核心亚基(COXⅠ、Ⅱ、Ⅲ)设计的基因片段,其合成的dsRNA在害虫防治中的作用。
一种杀虫基因序列,所述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或至少包含SEQ ID NO:1所示序列90%的同一性的基因序列。
可选的,合成所述杀虫基因序列的引物包括SEQ ID NO:2所示的上游引物和SEQID NO:3所示的下游引物。
可选的,所述的杀虫基因序列根据NCBI数据库中玉米象细胞色素C氧化酶核心亚基Ⅰ基因(NCBI参考序列:NC_030764.1:1323-2864)设计的基因片段。
一种杀虫基因序列,所述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或至少包含SEQ ID NO:4所示序列90%的同一性的基因序列。
可选的,合成所述杀虫基因序列的引物包括SEQ ID NO:5所示的上游引物和SEQID NO:6所示的下游引物。
可选的,所述的杀虫基因序列根据NCBI数据库中玉米象细胞色素C氧化酶核心亚基Ⅱ基因(GENBANK登录号:KX783028)设计的基因片段。
一种杀虫基因序列,所述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或或至少包含SEQ IDNO:7所示序列90%的同一性的基因序列。
可选的,合成所述杀虫基因序列的引物包括SEQ ID NO:8所示的上游引物和SEQID NO:9所示的下游引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93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