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板组件的安装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78689.3 | 申请日: | 2019-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6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寿南;李楠林 | 
| 主分类号: | F24S25/60 | 分类号: | F24S25/60;H02S20/20;F21S9/03;F21V23/00;F21W131/103 |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胡发丁 | 
| 地址: | 246600 安徽省安庆***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伏板 组件 安装 方法 | ||
1.一种光伏板组件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组件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首先制备预制安装体(10),打磨预制安装体(10),使得预制安装体(10)外表面及内表面光滑清洁,在预制安装体(10)底部设置安装管(18);
所述预制安装体(10)内设置有安装腔室(12),太阳能电池板(30)安装在安装腔室(12)内;
所述预制安装(10)的安装腔室(12)内设置有导热体(13),所述导热体(13)的上板面与太阳能电池板(30)的下板面抵靠,所述导热体(13)的下端伸出预制安装体(10)的下端且设置有安装平板(14),所述安装平板(14)与地面抵靠;
所述安装平板(14)上设置紧固螺栓(15),所述紧固螺栓(15)竖直向上延伸且与导热体(13)连接;
所述导热体(13)包括金属盒体(131),所述金属盒体(131)设置在安装腔室(12)内,所述金属盒体(131)的下端设置有热量导体(132),所述热量导体(132)立式布置穿过预制安装体(10)的底部与安装平板(14)连接;
第二步、将太阳能电池板(30)固定在金属罩(60)内,将金属罩(60)固定在金属盒体(131)内;
第三步、在金属盒体(131)下端设置热量导体(132),使得热量导体(132)穿过安装管(18)且与安装平板(14)连接;
第四步、将紧固螺栓(15)由安装平板(14)下端设置的通孔(1321)穿过,直至紧固螺栓(15)上端伸出金属盒体(131)的底面;
第五步、将预制安装体(10)位于安装位置摆放好后,调节紧固螺栓(15)上端的螺母,使得安装平面(14)与地面接触抵靠;
第六步、将钢化玻璃罩(40)盖设在预制安装体(10)的开口位置,并且在钢化玻璃罩(40)与预制安装体(10)的开口位置涂设结构密封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板组件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盒体(13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散热翅片(1311),所述第一散热翅片(1311)立式布置且沿着金属盒体(131)阵列式布置,所述金属盒体(131)的下端固定在第一散热翅片(13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板组件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盒体(131)的盒底外侧设置有第二散热翅片(1312),所述第二散热翅片(1312)立式布置且沿着金属盒体(131)的盒底外侧阵列式布置,所述第二散热翅片(1312)下端固定在水平板(1313)上,所述热量导体(132)固定在水平板(1313)的下板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板组件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导体(132)由多个平行间隔布置的导热翅片构成,所述预制安装体(10)的底部设置有缺口(101),所述安装管(18)位于缺口(101)位置且竖直向上延伸布置,所述安装平板(14)位于缺口(10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板组件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导体(132)上竖直设置有通孔(1321),所述通孔(1321)的下端伸出安装平板(14),所述通孔(1321)的上端显露在金属盒体(131)的盒底位置,所述通孔(1321)内穿置有连接管(19),所述连接管(19)上端设置成“T”形,所述连接管(19)的上端与金属盒体(131)的盒底抵靠,所述紧固螺栓(15)由连接管(19)的下端穿过且上端伸出金属盒体(131)的盒底,所述紧固螺栓(15)的伸出端设置有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板组件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罩(60)的两端铰接设置在金属盒体(131)的两端位置,所述金属罩(60)的两端可调式设置在调节支架上,所述金属罩(60)的一端与调节支架构成铰接配合且铰接轴水平布置,所述金属罩(60)的另一端与调节竖直构成竖直方向的可调式配合,所述金属罩(60)的另一端设置有弧形滑杆(62),所述弧形滑杆(62)与金属盒体(131)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弧形滑杆(62)上套设有复位弹簧(63),所述复位弹簧(63)的两端分别与金属盒体(131)及金属罩(60)的下端抵靠,所述金属罩(60)上铰接设置有卡扣(64),所述金属盒体(131)的一侧壁设置有卡接齿条(1310),所述卡扣(64)与卡接齿条(1310)构成啮合及分离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寿南;李楠林,未经王寿南;李楠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868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