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启闭防爆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78376.8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3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方;李傲;李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国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12 | 分类号: | E06B5/12;E06B3/30;E06B3/70;E06B7/28;E05F15/603;E05F15/77;F23M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启闭 防爆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启闭防爆门,包括防爆门本体,所述防爆门本体共分设有三层结构,由外至内分别为:防腐蚀层、框架层以及防爆层,所述防腐蚀层外侧设置于门锁及把手一体结构,所述门锁及把手一体结构设有可通过无线控制的自动电机。所述防腐蚀层采用铜锌合金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框架层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所述防爆层采用钨与氧化硅材料组成的合金材料制作而成。所述防腐蚀层、框架层以及防爆层之间通过热熔融合一体。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自动启闭防爆门采用可通过远程控制电机从而实现自动开启与关闭功能,同时,其采用三层结构,能够兼具防腐蚀、防爆以及坚固性能,适合极端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炭燃烧锅炉封闭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启闭防爆门。
背景技术
煤炭是重要化石能源,被称为工业的食量,然而大量煤炭储存过程与方法较为麻烦,主要由于其大量聚集容易产生摩擦,当摩擦幅度较大时,便造成局部温度的升高,进而引发失火的风险,造成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以及环境问题,甚至影响动植物生命安全。同时,煤炭应用主要是通过燃烧进行能量转化,然而普通锅炉的封闭门容易产生爆裂的情况,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发生。
基于此,本文提供一种自动启闭防爆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煤炭应用主要是通过燃烧进行能量转化,然而普通锅炉的封闭门容易产生爆裂的情况,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发生等现有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动启闭防爆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自动启闭防爆门,包括防爆门本体,所述防爆门本体共分设有三层结构,由外至内分别为:防腐蚀层、框架层以及防爆层,所述防腐蚀层外侧设置于门锁及把手一体结构,所述门锁及把手一体结构设有可通过无线控制的自动电机。
作为进一步说明的,所述防腐蚀层采用铜锌合金材料制作而成。
作为进一步说明的,所述框架层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
作为进一步说明的,所述防爆层采用钨与氧化硅材料组成的合金材料制作而成。
作为进一步说明的,所述防腐蚀层、框架层以及防爆层之间通过热熔融合一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自动启闭防爆门采用可通过远程控制电机从而实现自动开启与关闭功能,同时,其采用三层结构,能够兼具防腐蚀、防爆以及坚固性能,适合极端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动启闭防爆门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国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国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83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煤场抑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