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质合金钎焊接头及其制备方法和硬质合金工具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76001.8 | 申请日: | 2019-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3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钟素娟;程亚芳;董博文;刘强;赵建昌;郝庆乐;沈元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3/00;B23K37/00;B23K10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刘建荣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硬质合金 钎焊 接头 及其 制备 方法 工具 | ||
1.一种硬质合金钎焊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合金材料和钢基体,所述硬质合金材料和钢基体之间形成钎缝;
所述钎缝内设有若干个缓冲材料,若干个所述缓冲材料沿所述钎缝长度方向均匀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合金钎焊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材料的材质包括铜、铜合金、镍、镍合金、铁或铁合金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合金钎焊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材料包括丝状缓冲材料和/或带状缓冲材料;
优选地,所述丝状缓冲材料的直径为0.05-2mm;
优选地,所述丝状缓冲材料的长度为5-40mm;
优选地,所述带状缓冲材料的厚度为0.05-2mm;
优选地,所述带状缓冲材料的长度为5-40mm,宽度为1-4mm;
优选地,所述带状缓冲材料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合金钎焊接头,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缓冲材料沿所述钎缝长度方向的距离为0.1-10mm;
优选地,所述缓冲材料的维氏硬度为40-100HV;
优选地,所述缓冲材料的直线度公差为5/10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合金钎焊接头,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缓冲材料与所述硬质合金材料的焊接面的距离分别独立地为0.05-0.2mm;
优选地,若干个所述缓冲材料与所述钢基体的焊接面的距离分别独立地为0.1-0.3mm;
优选地,最靠近所述钎缝沿钎缝宽度方向的边缘的所述缓冲材料与所述钎缝沿钎缝宽度方向的边缘的距离为0.1-0.3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硬质合金钎焊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钎缝的厚度为0.2-10mm。
7.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硬质合金钎焊接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对硬质合金材料和钢基体进行钎焊时,将若干个缓冲材料置于硬质合金材料和钢基体所形成钎缝中,得到硬质合金钎焊接头;
优选地,所述硬质合金钎焊接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第一钎料涂覆在硬质合金材料的待焊面,形成第一钎料层;
(b)将表面涂覆有第一钎剂的缓冲材料沿钎缝长度方向均匀放置在第一钎料层表面,然后再将第二钎料涂覆在放置有缓冲材料的第一钎料层表面,形成第二钎料层;
(c)在第二钎料层表面涂覆第二钎剂以形成钎剂层;
(d)将硬质合金材料形成钎剂层的表面与处于待焊温度的钢基体的待焊面接触以使第一钎料层、第二钎料层和钎剂层熔化,形成钎缝,然后冷却,得到硬质合金钎焊接头;
优选地,步骤(a)和步骤(c)中,所述涂覆分别独立地包括喷涂或熔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第一钎料层的厚度为0.1-10mm;
优选地,步骤(b)中所述第二钎料层的厚度为0.1-10mm;
优选地,步骤(c)中所述钎剂层的厚度为0.1-1mm。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在将第一钎料涂覆在硬质合金材料的待焊面之前,还包括对硬质合金材料的待焊面进行去油和喷砂的步骤;
优选地,步骤(b)中,在缓冲材料表面涂覆第一钎剂之前,还包括采用砂纸对缓冲材料表面毛化处理至粗糙度为Ra12.5-50μm的步骤;
优选地,步骤(d)中,待焊温度为T0℃,第一钎料层和第二钎料层中钎料熔点较高的一种物质的熔点为T℃,其中T+30≤T0≤T+50。
10.一种硬质合金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硬质合金钎焊接头或者采用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硬质合金钎焊接头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硬质合金钎焊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60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