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OP型四合一全彩LED支架及其封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75808.X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1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付桂花;马洪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高科华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75 | 分类号: | H01L25/075;H01L33/48;H01L33/62;H01L33/54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冷锦超 |
地址: | 04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op 合一 全彩 led 支架 及其 封装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的TOP型四合一全彩LED支架及其封装结构,包括金属框架,设置于金属框架上的塑胶包封体和四个碗杯,每个碗杯内均设置有灌封胶、芯片固晶区、负极键合区和共阳键合区,每个碗杯内的芯片固晶区上均固放三基色芯片:R、G、B芯片,三基色芯片分别通过键合引线连接同色的负极键合区和共阳键合区;金属框架上对称设置有八个外引脚,分别位于金属框架两边,分别连接负极键合区和共阳键合区;本结构利于提高封装效率、提高封装气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TOP型四合一全彩LED支架及其封装结构,属于LED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全彩显示LED的TOP型支架为底部金属结构加单个塑胶碗杯,单个碗杯的支架在做小尺寸支架时,由于尺寸限制,不能做的更小;另外单个碗杯支架的成本下降空间有限;同时单个碗杯支架由于引出脚多,支架碗杯气密性较差,封装成品后外部潮气容易从支架引脚进入碗杯内部,导致LED封装成品气密性差容易失效。因此现在的产品与技术还存在缺陷需要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TOP型四合一全彩LED支架及其封装结构,利于提高封装效率、提高封装气密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TOP型四合一全彩LED封装结构,包括金属框架,设置于金属框架上的塑胶包封体和四个碗杯:第一碗杯、第二碗杯、第三碗杯和第四碗杯,每个碗杯内均设置有灌封胶、芯片固晶区、负极键合区和共阳键合区,每个碗杯内的芯片固晶区上均固放三基色芯片:R、G、B芯片,三基色芯片分别通过键合引线连接同色的负极键合区和共阳键合区;
第一碗杯内的三基色芯片均设置于同一芯片固晶区上,并连接第四碗杯的R芯片固晶区;第二碗杯的三基色芯片均设置于同一芯片固晶区上,并连接第三碗杯的R芯片固晶区;第三碗杯的G芯片与B芯片固放于同一芯片固晶区;第四碗杯的G芯片与B芯片固放于同一芯片固晶区;
第一碗杯与第二碗杯共阳极,第三碗杯与第四碗杯共阳极;第一碗杯内固放的R、G、B芯片分别同色共线连接第四碗杯内固放的R、G、B芯片;第二碗杯内固放的R、G、B芯片分别同色共线连接第三碗杯内固放的R、G、B芯片;
金属框架上对称设置有八个外引脚,分别位于金属框架两边,分别连接负极键合区和共阳键合区。
优选的,所述的金属框架上还设置有支撑卡点,所述的支撑卡点支撑塑胶包封体。
优选的,所述的塑胶包封体表面设置有极性识别标识。
优选的,所述的塑胶包封体表面为磨砂状。
优选的,所述金属框架背面设置有注塑水口,所述注塑水口连接塑胶包封体。
优选的,所述金属框架背面设置有对称的两个背面下凹缺口。
TOP型四合一全彩LED支架,包括金属框架、设置于金属框架上的四个分区和外引脚,每个分区内均包括固晶区和键合区;
所述的外引脚为对称设置的八个:第一R负极外引脚、第二R负极外引脚、第一G负极外引脚、第二G负极外引脚、第一B负极外引脚、第二B负极外引脚、第一共阳外引脚和第二共阳外引脚;
所述的固晶区包括分别设置于四个分区内的:
四个R芯片固晶区:第一R芯片固晶区、第二R芯片固晶区、第三R芯片固晶区和第四R芯片固晶区;
四个G芯片固晶区:第一G芯片固晶区、第二G芯片固晶区、第三G芯片固晶区和第四G芯片固晶区;
四个B芯片固晶区:第一B芯片固晶区、第二B芯片固晶区、第三B芯片固晶区和第四B芯片固晶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高科华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高科华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58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配件自动打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烤烟滴灌水肥一体化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