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补肾配方及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75595.0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6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尔 |
主分类号: | A61K36/87 | 分类号: | A61K36/87;A61P1/14;A61P3/10;A61P29/00;A61P37/04;A61K35/62 |
代理公司: | 深圳深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95 | 代理人: | 刘慧玲 |
地址: | 1001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肾 配方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肾配方及制备工艺,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赤芍45‑55g、地龙45‑55g、淫羊藿45‑55g、首乌45‑55g、锁阳45‑55g、当归45‑55g、白芍45‑55g巴戟天45‑55g、蛇付子25‑35g、枸杞25‑35g、生杜仲25‑35g、怀牛夕25‑35g、兔丝子25‑35g、川芎25‑35g、红花45‑55g,本发明,通过个原料的配比,且每位中草药均无毒,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具有舒筋通络、消炎镇痛、补肾壮阳、降血糖等功效,同时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切片机将药材切片后,可提升药材药效的散发率,通过红外消毒柜,可对药材进行消毒杀菌,以避免药材外壁附着有危害人体的细菌,从而可提升药材使用时的安全性,通过灌装机能够将熬制完毕的药液定量包装,以便使药液能够长期进行存放,进而提高药液使用时的便捷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补肾配方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中药即“传统中医”或“传统中医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中医用于补肾的药材,一般不宜深度清洗,因此极难以除去药材表面的细菌,致使细菌对药材熬成药液的疗效造成影响,此外,药液难以长时间存放,且难以携带,致使药液使用不便,而药液中的药物残渣难以清理,从而影响使用者饮用药液时舒适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肾配方及制备工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补肾配方,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赤芍45-55g、地龙45-55g、淫羊藿45-55g、首乌45-55g、锁阳45-55g、当归45-55g、白芍45-55g巴戟天45-55g、蛇付子25-35g、枸杞25-35g、生杜仲25-35g、怀牛夕25-35g、兔丝子25-35g、川芎25-35g、红花45-55g。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赤芍48-53g、地龙48-53g、淫羊藿48-53g、首乌48-53g、锁阳48-53g、当归48-53g、白芍48-53g巴戟天48-53g、蛇付子28-33g、枸杞28-33g、生杜仲28-33g、怀牛夕28-33g、兔丝子28-33g、川芎28-33g、红花48-53g。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赤芍50g、地龙50g、淫羊藿50g、首乌50g、锁阳50g、当归50g、白芍50g巴戟天50g、蛇付子30g、枸杞30g、生杜仲30g、怀牛夕30g、兔丝子30g、川芎30g、红花50g。
优选的,一种补肾配方的制备工艺,所述具体步骤如下:
(1)、切片:利用切片机对原料进行切片,并将原料切片的厚度控制在5mm;
(2)、消毒:先将原料装入玻璃瓶中,之后将装入原料的玻璃瓶放入红外消毒柜中进行消毒;
(3)、熬制汤药:将消毒后的各原料按比例配好,放入冷水中浸泡2min,接着将浸泡后的中药放入砂锅中添加清水进行熬制;
(4)、盛装:用消毒后的纱布或咖啡格对汤药进行过滤,以去除汤药中中药滤渣;
(5)、包装:待过滤的汤药冷却后,利用灌装机对汤药进行封装。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将红外消毒柜的温度调至100℃,并持续使红外消毒柜工作15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加入的砂锅中的清水,需浸过原料1-3㎝。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熬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需用大火煎至汤药充分沸腾,第二阶段,待汤药充分沸腾1-3min后,大火收至小火,再煎20-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尔,未经王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55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