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测试静态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在静态分段路由业务工程路径中使用的方法、中转路由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75573.4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3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D·N·拉西;A·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瞻博网络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5/50 | 分类号: | H04L45/50;H04L45/00;H04L43/00;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姚杰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测试 静态 标签 交换 路径 方法 分段 路由 业务 工程 使用 中转 路由器 计算机 可读 | ||
一种静态标签交换路径(LSP),属于转发等效类别(FEC)的分组通过该静态标签交换路径被转发,该静态标签交换路径(LSP)可以通过以下项来被测试:(a)生成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回声请求消息,该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回声请求消息包括目标FEC堆栈类型长度值(TLV),该目标FEC堆栈TLV具有Nil FEC子TLV;以及(b)发送具有与该FEC相对应的标签堆栈的该MPLS回声请求消息以用于通过该静态LSP转发。一种静态分段路由业务工程(SRTE)路径,包括两个分段,属于转发等效类别(FEC)的分组通过SRTE路径被转发。SRTE路径可通过以下项来被测试:(a)生成MPLS回声请求消息,以及(b)发送具有与该FEC相对应的标签堆栈的该MPLS回声请求消息以用于通过该SRTE路径转发。
技术领域
本描述涉及通信网络。更具体地,本描述涉及针对采用静态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LSP或分段路由(SR)隧道的通信网络分段的 ping和/或跟踪路由操作。
背景技术
§1.2.1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
尽管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但是为了读者的方便,本文引入它。MPLS是一种通过为网络分组分配描述如何通过网络转发分组的简短标签来设计业务模式的方法。 MPLS独立于路由表或任意路由协议,并且可用于单播分组。更具体地说,在传统的因特网协议(IP)网络中,分组与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的IP头部一起被传输。当路由器接收到这样的分组时,它将检查其转发表中与该分组的目的地地址关联的下一跳地址,并将该分组转发到下一跳位置。另一方面,在MPLS网络中,每个分组都用MPLS报头封装。当路由器接收到分组后,会将报头作为索引复制到单独的MPLS转发表中。MPLS转发表中的每个条目均包括转发信息,路由器使用转发信息转发业务并在必要时修改MPLS头部。由于 MPLS转发表具有比更通用的转发表少得多的条目,因此查找消耗较少的处理时间和处理能力。对于使用网络仅在外部目的地之间进行中转的业务而言,由此节省的时间和处理是重大收益。
标签交换路径(LSP)是通过网络或自治系统(AS)的单向路由。在普通IP路由中,分组没有预定的路径。相反,每个路由器仅根据分组的目的地地址将分组转发到在其转发表中存储的下一跳地址。然后,每个后续路由器都使用其自己的转发表转发分组。相反,MPLS路由器(在AS内)通过MPLS业务工程信息的交换来确定通过网络的路径。路由器使用这些路径沿已建立的路由引导业务通过网络。每个路由器负责将分组转发到预定的下一跳地址,而不是像IP路由中那样选择沿路径的下一跳。
作为LSP的一部分的路由器称为标签交换路由器(LSR)。每个 LSR必须被配置有MPLS,以便它可以解释MPLS头部并执行通过网络传递业务所需的MPLS操作。LSP可以包括四种类型的LSR。首先,入口或入站LSR为到MPLS的业务提供进入点。入口路由器将本机 IPv4分组封装到MPLS协议中。每个LSP只能有一个入口路由器。其次,中转LSR是LSP中间的任意路由器。中转LSR仅使用MPLS 头部来确定如何路由分组,从而沿LSP转发MPLS业务。第三,倒数第二个LSR是LSP中倒数的第二个路由器。如果采用倒数第二跳弹出(PHP),倒数第二个LSR负责从分组中剥离MPLS头部,然后再将其转发到出站路由器。第四,出口或出站LSR是LSP的端点。出口路由器从倒数第二个LSR接收MPLS分组,并执行IP路由查找。然后,出口路由器将分组转发到路由的下一跳。每个LSP只能有一个出站路由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瞻博网络公司,未经瞻博网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55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