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分子含硫杂环化合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74951.7 | 申请日: | 2019-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9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沈旺;党奎峰;张超;糜佳晨;徐华萍;陈春明;王鑫;孙亚波;单立弘;丁文;沈家磊;胡进忠;盛夏鑫;白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眸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495/04 | 分类号: | C07D495/04;C07D275/04;A61P9/00;A61P27/02;A61P11/00;A61P27/06;A61P9/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杜蔚琼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 杂环化合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硫的杂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为由如下结构式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几何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消旋体,氘代同位素衍生物,水合物,溶剂化物,代谢产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前药;该化合物可作为ROCK激酶抑制剂,包含这类抑制剂的组合物,特别是药物,以及这些抑制剂在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的用途。更具体地,这些化合物可用于治疗眼部疾病(如青光眼和视网膜疾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分子化合物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小分子含硫杂环化合物及其用于治疗青光眼的应用。
背景技术
Rho-相关的卷曲螺旋型蛋白激酶(ROCK),属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的AGC(PKA/PKG/PKC)家族。已经描述了ROCK的两种人同种型,ROCK-I(也被称作p160ROCK或ROKβ)和ROCK-II(ROKα)是大约160kDa蛋白,其含有一个N-端Ser/Thr激酶结构域,继之以一个卷曲螺旋结构、一个普列克底物蛋白同源性结构域和在C-端处的一个富含半胱氨酸的区域(Multifunctional kinases in cell behaviour.Nat.Rev.Mol.Cell Biol.2003(4):446-456)。
Rho属于小分子单聚体GTPase超家族,是Ras超家族的哺乳动物基因同系物,通过其下游最主要的效应分子Rho激酶(Rho-associated coiled-coil containing proteinkinase,ROCK),来调节细胞肌动蛋白骨架的重组,从而广泛参与细胞有丝分裂、细胞骨架调整、平滑肌细胞收缩、神经再生、肿瘤细胞浸润、细胞凋亡的调节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Rho/ROCK激活后可以作用于多种底物,从而产生生物学过程。最主要的两种底物是肌球蛋白轻链(MLC)和肌球蛋白轻链磷酸酶(MLCP),MLC的磷酸化水平是决定平滑肌收缩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磷酸化MLC的Ser-19位点,导致平滑肌收缩;MLCP的抑制可以使MLC的磷酸化和平滑肌的收缩进一步增强。ROCK被激活以后,本身可以将MLC磷酸化而发生肌丝收缩作用;同时也能将MLCP磷酸化,使MLCP失活,导致细胞胞浆内MLC磷酸化程度增高,间接促进肌丝收缩。
在动物模型中Rho激酶活性的抑制展现出治疗人类疾病的多种益处,包括心血管疾病如肺动脉高压、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肥大、高眼压、脑缺血、脑血管痉挛等,和中枢神经系统病症如神经元变性等,以及肿瘤。研究表明ROCK表达和活性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中有所升高,说明其与这些动物高血压的发生具有关联(Involvement of Rho-kinasein hypertensive vascular disease:a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 inhypertension.FASEB J.,2001,15(6):1062-4)。ROCK抑制剂Y-27632可使三种大鼠高血压模型(自发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醋酸脱氧皮质酮盐型高血压)中的血压显著降低,而对对照大鼠的血压作用较小(Calcium sensitization of smooth muscle mediated by aRho-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 in hypertension[J].Nature,1997,389(6654):990-4)。也有研究表明ROCK抑制剂对肺动脉高压具有较好的作用(Acute vasodilator effectsof a Rho-kinase inhibitor,fasudil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ulmonaryhypertension.Heart,2005:91(3):39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眸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维眸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49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