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联盟链的跨链数据协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74540.8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9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冷杰武;叶仕德;刘强;景建波;张虎;阮国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G06F21/64;G06Q50/04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盟 数据 协同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联盟链的跨链数据协同方法,包括:将生产组织内的设备、生产单元作为节点加入到联盟链的一条链中,组成单个的生产组织网络;建立二层跨链体系结构,二层跨链体系包括第一层的主链和第二层的业务链,其中主链作为跨链之间数据传递的路由,而业务链则为不同的生产组织网络对应的链;在每条业务链中构建对私有数据的访问文件,进一步设置业务链内智能合约的资产隐私属性;当不同生产组织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交互时,通过对应生产组织对应的业务链中的锚节点及主链实现跨链的数据访问;该方法解决生产制造过程中跨生产组织间数据协同性差、可追溯性差、查询成本高和可扩展性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数据协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联盟链的跨链数据协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生产、精益制造等先进的生产模式在工业制造中的成功应用,传统的大批量、专业化的生产线逐渐向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生产线转变。由于产品制造分工的明显细化,产品的整个生产制造过程,可能会被分割成为多个不同的条状业务区块。
例如从公司的粒度来看,一个制造产品的生产可能会被分割成多个部分,分别由公司内部的不同的车间经过一定的工艺流程方能完成。存在A车间的产品是B车间所需的物料的情况,所以两个车间需要共享相关的信息,通过某种方式进行数据的协同。那么往更大的粒度来看,有供应关系的公司也同样存在着这样数据协同的问题。根据现有的制造逻辑和生产数据的隐私性,每间企业、每个部门的数据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孤岛效应,导致每个生产组织间的生产数据难以协同。同时由于网络传输问题和人为的恶意篡改,传统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了问题,难以实现对问题进行追溯,在目前制造分工明显细化的情况下,这种问题更加凸显。
现有的生产制造过程被分割为多个不同的生产组织,同时每个生产组织的管理都是依赖中心化系统管控模型,每个系统之间存在数据隔离的情况,随着制造分工的细化,这种方式下的跨生产组织数据协同愈发困难,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整个产品生产过程中,上下游生产组织的协同能力差,数据的追溯困难,由于生产数据的敏感性,各生产组织间数据孤岛问题严重,一旦产品出现问题,会出现追溯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增加了数据协同的成本。
2.采用中心化的数据管控方式实现需要中心化的服务器,该服务器承载了中心化系统的运转,一旦该服务器出现故障,容易造成生产组织的系统宕机,造成极大的损失。
3.现有的中心化系统使用的都是Mysql和Oracle等数据库,同时由于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有人为恶意篡改数据,所以数据库内的数据可信程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联盟链的跨链数据协同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多层跨链体系结构,结合联盟链技术重点解决生产制造过程中跨生产组织间数据协同性差、可追溯性差、查询成本高和可扩展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联盟链的跨链数据协同方法,包括:
将生产组织内的设备、生产单元作为节点加入到联盟链的一条链中,根据所述设备、生产单元上传的数据集合建立共享账本,共享账本的信息只能在链内扩散;所述设备、生产单元通过链共享信息,将所述设备、生产单元对应的节点组成单个的生产组织网络;
建立二层跨链体系结构,二层跨链体系包括第一层的主链和第二层的业务链,其中主链作为跨链之间数据传递的路由,而业务链则为不同的生产组织网络对应的链;所述主链和业务链之间通过锚节点连接,锚节点为业务链中的一个节点;
在每条业务链中构建对私有数据的访问文件,进一步设置业务链内智能合约的资产隐私属性,通过对资产隐私属性的设置和访问权限的设置,实现私有数据只有业务链内经过认证的节点可以访问和同步,业务链内未经认证的节点,包括锚节点仅存储隐私数据的Hash值,使隐私数据不会经过锚节点被其他业务链获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45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