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持多种云端服务的实现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74144.5 | 申请日: | 2019-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0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尤金刚;白浪;周国立;杨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爱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8/08 | 分类号: | H04W48/08;H04W76/10;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李凌峰 |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持 多种 云端 服务 实现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物联网设备只能通过对应云平台进行远程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支持多种云端服务的实现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多个类型不同的云平台及其对应的移动终端APP、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移动终端APP用于向第一通信模块发送配网信息;第一通信模块用于接收配网信息,开启各云平台对应的配网协议功能,进入配网模式,当与某一类型的云平台配网成功后,记录对应的云平台类型,并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向对应的云平台发送连接请求;云平台用于在接收连接请求后与第一通信模块连接,进行物联网设备的注册操作。本发明能够实现不同云平台对应的移动终端APP通过不同云平台对物联网设备的同步远程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支持多种云端服务的实现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物联网时代的今天,居能家居概念悄然兴起,每一种家具产品都逐步走上智能化的趋势,所以WiFi模组成为必不可少的中间连接桥梁。由于智能家居市场的爆发,国内涌现了很多家不同程度规模的物联网IOT平台,其中比较主流的云平台有:阿里,京东,苏宁以及华为等等。目前很多产品形态是在WiFi模组上对接一个云平台,然后通过对应的手机APP进行与物联网设备的交互控制。比如,某个产品要想在阿里商城里进行销售,则只能在产品的WiFi模组侧上对接阿里的SDK,与云端进行交互,同时也只能通过阿里提供的APP来进行配网和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无法同时在其它物联网平台上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物联网设备只能通过对应云平台进行远程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支持多种云端服务的实现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支持多种云端服务的实现系统,包括:多个类型不同的云平台及其对应的移动终端APP、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为包含控制模块的通信模块,第一通信模块能够实现各云平台对应的SDK功能,所述移动终端依次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与物联网平台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APP,用于向第一通信模块发送配网信息;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接收配网信息,开启各云平台对应的配网协议功能,进入配网模式,当与某一类型的云平台配网成功后,记录对应的云平台类型,并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向对应的云平台发送连接请求;
所述云平台,用于在接收连接请求后与第一通信模块连接,进行物联网设备的注册操作。
作为进一步优化,还包括:配网检测模块;
所述配网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第一通信模块是否已经配网,若否,才进入配网模式。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为包含控制模块的WiFi通信模块。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还包括状态信息发送模块;
所述状态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当物联网设备状态发生改变后,同时将物联网设备的状态信息发送至各云平台。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云平台至少包括:阿里云平台、京东云平台、苏宁云平台和华为云平台。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支持多种云端服务的实现方法,应用于上述支持多种云端服务的实现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多个类型不同的移动终端APP向第一通信模块发送配网信息;
步骤2.第一通信模块接收配网信息,开启各云平台对应的配网协议功能,进入配网模式,当与某一类型的云平台配网成功后,记录对应的云平台类型,并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向对应的云平台发送连接请求;
步骤3.云平台在接收连接请求后与第一通信模块连接,进行物联网设备的注册操作。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步骤2还包括:检测第一通信模块是否已经配网,若否,才进入配网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爱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爱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41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