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碰撞盒模块的车辆结构子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73947.9 | 申请日: | 2019-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13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 发明(设计)人: | S.梅内加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C.R.F.阿西安尼顾问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B60R19/3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万欣;陈浩然 |
| 地址: | 意大利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碰撞 模块 车辆 结构 单元 | ||
1.一种车辆结构子单元,包括
-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横梁(2),所述横梁(2)参照所述车辆上的安装状态包括前壁(21)、后壁(22)、上壁(23)和下壁(24),
-从所述横梁(2)的所述后壁(22)开始,参照在所述车辆上的安装状态,在所述横梁(2)的两个相对端附近焊接或胶合到所述横梁(2)的后壁(22)并且沿平行于所述车辆的纵向方向的方向延伸的两个碰撞盒模块(3),
-每个碰撞盒模块(3)具有金属材料的管状结构,具有上壁(31)和基本上水平的下壁(32)以及基本垂直且彼此平行的两个侧壁(33,34),
-使得每个碰撞盒模块(3)具有类似四边形环成形的前表面(36),具有水平上缘(360)、水平下缘(361)、面朝所述横梁的中心的垂直内缘(362)、以及垂直外缘,
-所述碰撞盒模块(3)的所述前表面(36)胶合或焊接到所述横梁的后壁(22),
所述子单元的特征在于:
-加强金属板(5)插入所述两个碰撞盒模块(3)中的至少一个的前表面(36)和所述横梁(2)的后壁(22)之间,所述加强金属板通过焊接或胶合二者牢固地连接到所述横梁(2)的后壁(22)和所述碰撞盒模块(3)的前表面(36),
-所述横梁(2)的后壁(22)具有凹陷的平坦部分(220),所述加强金属板(5)容纳在所述凹陷的平坦部分(220)中,以这样一种方式,使得所述加强金属板(5)的面向所述碰撞盒模块(3)的表面基本上与所述横梁(2)的邻近所述凹陷的平坦部分(220)的后壁(22)的表面齐平,
-所述加强金属板(5)容纳在其内的所述横梁(2)的后壁(22)的所述凹陷的平坦部分(220)相对于所述碰撞盒模块(3)位于更接近所述横梁(2)的中心的偏移位置中,
-以这样一种方式,使得所述加强金属板(5)与所述碰撞盒模块(3)的前表面(36)的仅一部分接触,所述前表面(36)的其余部分与所述横梁(2)的后壁(22)直接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2)具有中心部分(2A)和相对于所述中心部分(2A)呈箭头状构造倾斜的两个端部(2B),
-所述加强金属板(5)与其相关联的所述至少一个碰撞盒模块(3)具有包含在倾斜平面中的前表面(36),所述前表面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横梁(2)的对应端部(2B)的后壁(22),使得所述碰撞盒模块(3)的前表面(36)的垂直内缘(362)相对于所述前表面(36)的垂直外缘(363)在纵向上更靠前的位置中,以及
-所述加强金属板(5)容纳在其内的所述横梁的后壁的所述凹陷的平坦部分(220)以这样一种方式相对于相应所述碰撞盒模块(3)位于前述偏移位置中,使得所述加强金属板与所述垂直内缘(362)接触,并且与所述碰撞盒模块(3)的前表面(36)的上缘(360)和下缘(361)的一部分接触,但不与所述垂直外缘(363)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金属板具有与所述横梁(2)的后壁(22)的所述凹陷的平坦部分(220)重叠的单个平坦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金属板(5)具有L形构造,具有与所述横梁(2)的后壁(22)的所述凹陷的平坦部分(220)重叠的主要部分(51),以及焊接和胶合到所述横梁的下壁或上壁的端翼(5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金属板(5)具有C形构造,具有与所述横梁(2)的后壁(22)的所述凹陷的平坦部分(220)重叠的主要部分(51),以及焊接或胶合到所述横梁(2)的下壁(24)和上壁(23)的两个端翼(5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和/或每个碰撞盒模块(3)具有一个或多个内部隔板(25,26;35)。
7.一种用于制造车辆结构子单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形成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横梁(2),所述横梁(2)包括前壁(21)、后壁(22)、上壁(23)和下壁(24),
-提供两个碰撞盒模块(3),每个碰撞盒模块具有金属材料的管状结构,具有上壁(31)、下壁(32)和两个侧壁(33,34),
-将所述碰撞盒模块(3)布置成以其前表面(36)与所述横梁(2)的端部(2B)的后壁(22)接触,并将所述碰撞盒模块(3)焊接或胶合到所述横梁(2)的所述后壁(22),
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碰撞盒模块(3)连接至所述横梁(2)之前,使前述横梁(2)的后壁(22)变形以在所述碰撞盒模块(3)中的至少一个的连接区域处限定所述后壁(22)的凹陷的平坦部分(220),
-加强金属板(5)以这样一种方式焊接或胶合在所述横梁(2)的后壁(22)的所述凹陷的平坦部分(220)内,使得所述加强金属板(5)的面向所述碰撞盒模块(3)的表面基本上与所述横梁(2)的邻近所述凹陷的平坦部分(220)的后壁(22)的表面齐平,
-在将所述加强金属板(5)连接至所述横梁(2)之后,将每个碰撞盒模块(3)焊接或胶合至所述横梁的后壁(22)以及上述加强金属板(5),
-参照所述碰撞盒模块(3)的安装状态,所述横梁(2)的后壁(22)的所述凹陷的平坦部分(220)形成在相对于所述碰撞盒模块(3)更靠近所述横梁的中心的偏移位置中,
以这样一种方式,使得所述加强金属板(5)与所述碰撞盒模块(3)的前表面(36)的仅一部分接触,所述前表面(36)的其余部分与所述横梁的后壁(22)直接接触,并且直接地焊接或胶合到所述后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C.R.F.阿西安尼顾问公司,未经C.R.F.阿西安尼顾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394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