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73900.2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8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伟;晏子聪;王灵君;赵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3 | 分类号: | H01M4/133;H01M4/139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王冰冰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极片中涂布有占正极材料质量百分比为0.01‑10%的含磷无机盐。本发明无需使用复杂的包覆工艺,通过简单的物理混合工艺即可实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或正极材料的制造,降低了工序数量,提高了生成效率,使得该类材料的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成本大大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芯是一种可反复充放电的二次电芯,它由正负极极片、隔离膜、电解液、机械件等主要成分组成。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一直是行业关心的焦点问题,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行改性是提升能量密度、改善性能的常见手段。随着锂离子二次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其安全隐患问题凸显,例如三星“爆炸门”事件和近年来屡屡发生的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在当前的技术手段下,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尚需提高。同时,难点在于提高安全性能的同时,其余性能能够得到保持或无显著降低。许多含磷化合物在受热时分解释,可以捕获燃烧反应中产生的自由基,切断燃烧反应的链传递过程。因此,磷又被称为“阻燃元素”。将含磷化合物,特别是广泛运用于阻燃行业的磷酸盐、偏磷酸盐等盐类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中,可能有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
专利CN201611087260公开了一种包含磷氮系阻燃剂的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其工艺十分复杂,且在制造过程中采用了有机溶剂进行溶解——烘干的工艺路线,增加了材料成本,并且需要进行环保处理。专利201910162005.7公开了一种表面包覆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表面包覆正极材料包括基体和包覆基体的包覆层,基体为正极材料,包覆层的组分含有偏磷酸铝,可以有效地改善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特别是高温循环性能。专利201811646875.3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与磷酸盐混合,然后进行低温焙烧,得到表面有焦磷酸盐或偏磷酸盐包覆层的前驱体;再将所述前驱体与锂盐混合并进行高温焙烧,得到正极材料,也可以提高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然而,对于偏磷酸盐在负极材料的应用却并无公开。此外,使用包覆工艺对材料进行改性,此类方法涉及的工艺复杂,大大增加了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目的是提升电池安全性能,涉及的生成工艺较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所述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极片中涂布有占负极材料质量百分比为0.01-10%的含磷无机盐。
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极片中涂布有占正极材料质量百分比为0.01-10%的含磷无机盐。
优选的,含磷无机盐的比例为0.5%-5%。
优选的,所述磷酸盐包括Li3PO4、Na3PO4、K3PO4、AlPO4、Mg3(PO4)2;偏磷酸盐包括LiPO3、NaPO3、KPO3、Al(PO3)3、Y(PO3)3或La(PO3)3;所述焦磷酸盐包括Li2P2O7、Na2P2O7、K2P2O7、(NH4)2P2O7;所述多聚磷酸盐包括多聚磷酸铵、多聚磷酸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39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