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纳光波导倏逝场耦合效应的微位移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73065.2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6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辛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申绍中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纳光 波导 倏逝场 耦合 效应 位移 传感器 | ||
1.一种基于微纳光波导倏逝场耦合效应的微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移传感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位移传感模块包括基座(1)、衬底(2)、滑轨(3)、滑动基底(4)、微纳光波导(5)、光源(6)、探测器,所述基座(1)的上方设置有衬底(2),所述基座(1)的中部设置有滑轨(3),所述滑轨(3)上设置有滑动基底(4),所述微纳光波导(5)包括输入波导(501)、位移波导(502)、输出波导(503),所述位移波导(502)固定在滑动基底(4)上,所述输入波导(501)和输出波导(503)固定在衬底(2)上,所述输入波导(501)、位移波导(502)、输出波导(503)通过串联形式平行排布,所述输入波导(501)的一端设置有光源(6),所述探测器包括第一探测器(7)和第二探测器(8),所述输入波导(501)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探测器(7),所述输出波导(503)的终端连接有第二探测器(8),所述第一探测器(7)和第二探测器(8)均连接有信号处理模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纳光波导倏逝场耦合效应的微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6)采用LD或LED,所述光源(6)发出的光为输出光,所述输出光的波长在500–1550nm范围内,所述输出光通过微纳光纤或透镜耦合入输入波导(501),所述输出光的耦合效率大于70%,所述输出光的光谱半高宽小于1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纳光波导倏逝场耦合效应的微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波导(501)、位移波导(502)、输出波导(503)之间的间距不超过5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纳光波导倏逝场耦合效应的微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光波导(5)可采用圆形波导或矩形波导,所述圆形波导的直径为200–800nm,所述矩形波导的宽度为200–800nm,所述矩形波导的高度不超过500nm,所述微纳光波导(5)在工作波长处的光学传输损耗小于1dB/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纳光波导倏逝场耦合效应的微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采用MgF2基底或蓝宝石基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纳光波导倏逝场耦合效应的微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9)包括放大电路(10)、整形电路(11)、细分电路(12)、A/D转换器(13)、单片机处理电路(14),所述放大电路(10)通过导线与探测器连接,所述放大电路(10)通过整形电路(11)与细分电路(12)连接,所述细分电路(12)通过A/D转换器(13)与单片机处理电路(1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306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行李箱生产用外壳喷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调压减振致稳光学平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