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玉米株高和穗位高基因ZKM89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71451.8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2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许洁婷;张茂林;刘海军;严建兵;黄磊;杨晓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未米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12N15/82;A01H5/00;A01H6/46;C12N15/1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玉米 穗位高 基因 zkm89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分子遗传学领域。具体涉及控制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基因ZKM89及其在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性状方面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个控制玉米株高和穗位高基因ZKM89的序列,且公开了利用基因工程手段突变ZKM89基因以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遗传学领域。具体涉及控制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基因ZKM89及其在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性状方面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个控制玉米株高和穗位高基因ZKM89的序列,且公开了利用基因工程手段突变ZKM89基因以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矮化性状带来了作物产量的突破,降低作物株高的方法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在玉米的主要农艺性状中,株高和穗位高影响到玉米的抗倒性、光合效能、收获指数,与玉米产量密切相关。因此,在玉米育种实践与种质资源改良工作中,株高和穗位高性状具有重要的价值。
由于株高和穗位高受主效基因和微效多基因的共同控制,表现为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尽管有一些调控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基因被定位与克隆(华南农业大学.玉米ZmPIF3s突变型蛋白、其编码基因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CN201910273522.1[P].2019-08-02.;杭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YP78A基因在增加玉米株高和增强植株长势中的应用:CN201510230547.5[P].2016-12-07.;中国农业大学.与玉米株高相关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CN200410037404.4[P].2005-01-26.;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玉米矮化材料的方法:CN201910371358.8[P].2019-08-16.),更多的株高和穗位高性状相关基因有待进一步克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个控制玉米株高和穗位高性状的基因ZKM89的序列。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公开一种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性状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基因ZKM89及其在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性状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上述基因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4所示。其中,SEQ ID NO.1序列为ZKM89的基因组序列,SEQ ID NO.2-SEQ ID NO.4序列为该基因三个转录本的cDNA序列。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抑制玉米中上述ZKM89基因编码蛋白的表达和/或活性,选择玉米株高和穗位高降低的植株。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SEQ ID NO.7任意一个所示。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抑制蛋白表达和/或活性的方法包括基因编辑、RNA干扰、T-DNA插入、物理或化学诱变中任一种。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基因编辑采用CRISPR/Cas9方法。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CRISPR/Cas9方法在玉米中的基因组靶标区域的DNA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任一种:
(1)sgRNA分子,其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
(2)所述sgRNA的编码DNA分子;
(3)表达所述sgRNA的载体。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上述试剂盒得到的一种玉米突变基因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基因型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未米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未经未米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14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