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织布机械用印花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9964.5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2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高学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学洋 |
主分类号: | B41F17/00 | 分类号: | B41F17/00;B41F17/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布 机械 用印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布机械用印花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板,所述第一支板和第三支板之间上部通过轴承插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中部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三支板和第二支板之间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第一转轴的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左右两侧通过轴承连接连接环。该织布机械用印花装置,通过设备的整体结构,使得印花筒的更换更加的方便且快速;通过设有连接环和轴承的结构,使得传动电机的负载大大的减小,节约了电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织布机械用印花装置。
背景技术
印染又被称之为染整,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总称,早在六、七千年前的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的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线染成黄、红、褐、蓝等色,织出带有色彩条纹的毛布。其中印花工艺是用染料或颜料在纺织物上施印花纹的工艺过程,印花历史悠久,中国在战国时代已经应用镂空版印花,印度在公元前4世纪已经有木模版印花,连续的凹纹滚筒印花始于18世纪,现代的印花设备的印花筒在需要更换印花花样时,印花筒的更换非常的麻烦,严重的降低了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织布机械用印花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布机械用印花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织布机械用印花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板,所述第一支板和第三支板之间上部通过轴承插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中部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三支板和第二支板之间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第一转轴的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左右两侧通过轴承连接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外侧活动插接有印花筒,所述印花筒的相反端均固定连接有圆环齿轮,所述印花筒的相对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第二转轴的右端通过轴承插接在第二支板上,所述第三支板和第二支板之间的下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第一齿轮的下端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中部固定插接在传动电机的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环的外侧壁与第二转轴的中部外侧壁位于同一面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通过螺纹贯穿插接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连接环通过轴承镶嵌在第二转轴左右侧的圆弧槽内。
优选的,所述传动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织布机械用印花装置,通过设备的整体结构,需要更换另一只花样时,只需把另一个印花筒推到第二转轴的中部即可,使得印花筒的更换更加的方便且快速;通过设有连接环和轴承的结构,不会使得其印花筒随着第二转轴转动,从而减少了第二转轴的带动负载转动的力,使得传动电机的负载大大的减小,节约了电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俯剖图;
图3为本发明M处放大图。
图中:1底板、2第一支板、3第三支板、4第二支板、5第一转轴、6第一齿轮、7第二转轴、8连接环、9印花筒、10圆环齿轮、11齿条、12顶板、13隔板、14传动电机、15固定环、16轴承、17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学洋,未经高学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99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