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建筑信息模型化管理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69868.0 | 申请日: | 2019-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9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占省;邢泽众;黄春;王京京;霍宏元;张安山;刘習美;蒋安桐;王宇波;孙佳佳;刘子圣;史国梁;矫悦悦;孟鑫桐;白文燕;侯笑;曹存发;蔺宏远;李文杰;杨希温;陈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Q50/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分布式 建筑 信息 模型 管理 系统 | ||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建筑信息模型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以Ethereum为底层技术,主体结构由建筑设计模型节点、施工信息模型节点、全过程监督节点和运营维护模型节点组成;建筑设计模型节点,由设计方对该节点进行控制,对建筑设计模型进行管理;施工信息模型节点,由施工方对该节点进行控制,对施工信息模型进行管理;全过程监督节点,由甲方和监理方对该节点进行控制,对建筑设计模型,施工信息模型进行监管;运营维护模型节点,由物业对该节点进行控制,对运营维护模型进行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建筑信息模型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网络编程、分布式算法、加密签名、数据存储技术应用Ethereum的底层技术;各节点之间通信协议和数据接口为同一标准;所有上传的建筑模型信息和批改信息将永久保存,且不可删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建筑信息模型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模型设计节点中,设计方需要上传二维图纸和三维建筑模型;设计方在图纸或者模型上实时查看甲方和施工方的修改意见,若采纳,则进行修改;若不采纳,给出相应的理由;三维建筑模型是建筑信息化管理的主要载体,所有构件要求尺寸精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建筑信息模型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信息模型节点中,施工方需要在建筑设计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信息输入,建立施工信息模型;所述施工信息模型节点中,施工方对设计方上传的模型进行核查,若发现三维模型存在问题,在图纸模型上进行标注;施工方对模型进行的标注为黄色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建筑信息模型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工信息模型,施工方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进度,赋予所有构件时间参数;时间参数包括构件进场时间和构件安装完成时间;所述的施工信息模型,施工方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所应用的构件,赋予所有构件材质、生产日期,生产地点和生产厂家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建筑信息模型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过程监督节点,甲方对建筑设计模型和施工信息模型进行检查;甲方对建筑设计节点中设计方上传的图纸和模型进行检查,若发现三维模型中问题,在图纸和模型上进行标注;甲方对施工进度节点上传的构件进场时间和构件安装完成时间进行核查,确保该工程进度;甲方对施工进度节点上传的构件材质、生产日期、生产地点和生产厂家进行核查,确保工程质量;甲方对模型进行的批注为红色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建筑信息模型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营维护模型节点,物业方在施工信息模型的基础上继承有效信息,隐藏无效信息,增添运营维护信息,建立运营维护模型;有效信息包括建筑物空间尺寸和构件材质、生产日期、生产地点和生产厂家;无效信息包括修改批注和构件进场和安装的时间参数;运营维护信息包括空间功能和建筑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986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全自动下料机
- 下一篇:多时隙随机导频接入系统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