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线程的并行离散仿真事件驱动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69841.1 | 申请日: | 2019-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7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国;邓石钢;刘筱斌;杨建池;马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普信(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张楠楠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线程 并行 离散 仿真 事件 驱动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基于多线程的并行离散仿真事件驱动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生成的多个仿真事件;调用多个仿真线程;通过所述多个仿真线程并行处理所述多个仿真事件,以对所述仿真平台上的实体模型进行并行仿真。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利用多线程提高仿真平台上实体模型的仿真处理进度/仿真速度,进而有利于提高仿真平台的仿真效率,另外,还可将仿真平台上的实体模型分解成平台(机动)、数据处理、雷达、通信、行为模型等组件,从而分配给不同专业的开发人员,提高模型的精细程度,针对组件的加载、组件间的通信、控制,引擎在底层实现了全面封装,做到了对模型开发用户的完全透明,用户只需调用对应组件的指针直接使用即可,降低模型开发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仿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多线程的并行离散仿真事件驱动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机计算机仿真技术自诞生,仿真技术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然而现在的仿真性能并不佳,尤其是当仿真模型较多或者实体模型过于复杂、计算量过大时,仿真速度不能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基于多线程的并行离散仿真事件驱动方法及装置。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多线程的并行离散仿真事件驱动方法,包括:
接收生成的多个仿真事件,其中,所述多个仿真事件用于供仿真平台上的实体模型执行仿真操作;
调用多个仿真线程;
通过所述多个仿真线程并行处理所述多个仿真事件,以对所述仿真平台上的实体模型进行并行仿真,其中,所述多个仿真线程中的各仿真线程用于处理所述多个仿真事件中的至少一个仿真事件,所述实体模型可被分解成若干组件,所述多个仿真事件为针对所述若干组件的事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仿真平台所安装的设备的当前CPU内核数量;
调用CPU内核数量与仿真线程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当前CPU内核数量和所述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多个仿真线程的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多个仿真事件提交至事件缓冲池中;
所述通过所述多个仿真线程并行处理所述多个仿真事件,包括:
通过所述多个仿真线程从所述事件缓冲池中依次交替调取事件,从而并行处理所述多个仿真事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多个仿真线程并行处理所述多个仿真事件,包括:
通过所述多个仿真线程确定所述多个仿真事件中各仿真事件对应的实体模型;
通过所述多个仿真线程同时调用所述各仿真事件对应的实体模型各自的事件处理函数;
通过所述多个仿真线程同时控制所述各仿真事件对应的实体模型响应各自的事件处理函数,以使所述各仿真事件对应的实体模型执行相应的仿真操作,驱动所述仿真平台的仿真过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多个仿真事件的数量N1大于所述多个仿真线程的数量N2时,
所述通过所述多个仿真线程同时调用所述各仿真事件对应的实体模型各自的事件处理函数,包括:
通过所述多个仿真线程中各仿真线程同时调用所述各仿真事件对应的实体模型中的一个实体模型的事件处理函数;
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普信(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电普信(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98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