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方法以及装置、智能穿戴设备、移动终端、充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8523.3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2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4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方法 以及 装置 智能 穿戴 设备 移动 终端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方法以及装置、智能穿戴设备、移动终端、充电系统,所述充电方法包括:与智能穿戴设备建立近场通信;通过所述近场通信检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满足无线充电条件;若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满足无线充电条件,则向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提供磁场,对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本发明提供的充电方法以及装置、智能穿戴设备、移动终端、充电系统,可以实现所述移动终端对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进行反向充电,而不用将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取下接在专用充电器上进行充电,因而用户不必进行充电操作,在充电过程中不影响用户使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方法以及装置、智能穿戴设备、移动终端、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与IT业的发展,国内外掀起了可穿戴设备科技潮,不同形态的可穿戴设备,智能服饰、智能眼镜、智能手表以及智能手环等已从各个方面进入了人们的生活。通过这些可穿戴设备,用户可以更好地感知外部与自身的信息,能够在计算机、网络甚至其它辅助下更为高效率地处理信息。
继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之后,各大厂商相继发布了智能戒指,智能戒指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爆发点。由于智能戒指体积较小,这使得给电池预留的空间非常有限,大多数的智能戒指续航能力短,需要频繁充电,这一缺点成为此类产品发展的一大障碍。目前的智能戒指大多为接触式充电,需要将戒指退下来接在专用充电器上,充电操作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智能戒指需要被频繁地取下来进行充电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
与智能穿戴设备建立近场通信;
通过所述近场通信检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满足无线充电条件;
若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满足无线充电条件,则向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提供磁场,对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可选的,所述通过所述近场通信检测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满足无线充电条件包括:
通过所述近场通信判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匹配;
通过所述近场通信判断充电距离是否符合要求;
若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匹配且所述充电距离符合要求,则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满足无线充电条件。
可选的,所述通过所述近场通信判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匹配包括:
接收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发送的充电需求信息;
判断所述充电需求信息与供电信息是否匹配;
若所述充电需求信息与所述供电信息匹配,则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匹配。
可选的,所述通过所述近场通信判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匹配包括:
向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发送供电信息;
接收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返回的匹配结果,所述匹配结果由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判断所述供电信息与充电需求信息是否匹配获得。
可选的,所述充电需求信息和所述供电信息包括充电电流、充电电压以及充电线圈的工作频率。
可选的,所述通过所述近场通信判断充电距离是否符合要求包括:
向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发送测距信号;
记录第一时间,所述第一时间为发送所述测距信号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85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