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菌Stagonospora neglecta HT01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68415.6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2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孟溪;骆守鹏;崔倩倩;陶文达;高卫民;张志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02F3/34;C12R1/645;C02F10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24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菌 stagonospora neglecta ht01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菌Stagonospora neglecta HT01及其应用。其为真菌Stagonospora neglecta HT01,所述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登记入册的编号为CGMCC No.17596,保藏日期为2019年4月15日。本发明提供的真菌HT01可耐受强碱环境(pH小于等于13),并对低浓度六价铬具有较高的还原效率,在24h内由10mg/L降低到0.5mg/L以下。本发明提供的真菌Stagonospora neglecta HT01对六价铬具有还原作用,并可用于六价铬污染水体的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微生物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真菌Stagonosporaneglecta HT01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及工业发展,使得大量的重金属,如铬等物质进入自然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已引起广泛关注。六价铬极易被人体吸收并持续积累,可以进入细胞内,引起致畸,致癌等病变,对人类危害较大。
六价铬污染的处理通常采用化学法将其转化为毒性极小的三价铬状态,或是采用物理方法进行回收处理。但这些方法都会带来后续的处理麻烦,成本高,二次污染等缺点。近年来,使用生物法处理Cr(VI)污染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微生物修复技术利用菌体本身对于环境中游离的六价铬进行吸附和还原,降低毒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对于Cr(VI)的规定IV类水体为小于0.5mg/L。相比高浓度的六价铬还原,低浓度的六价铬具有还原效率低,速率慢,效果差等限制。因而开发处理低浓度Cr(VI)的生物法尤为重要。
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已报道了多例微生物菌株可还原六价铬。专利CN106367362A公开的一株链霉菌,可以将100-1000mg/L的六价铬离子在30℃的条件下,还原到0mg/L浓度。专利CN109182178A公开的一种纤维微菌Cr8可耐受六价铬并可修复中轻度铬污染,但是其培养温度仍需要在30℃。专利CN108251327A公开的一株嗜根寡养单胞菌DSM14405可以还原50-100mg/L浓度的六价铬,且可耐受弱碱性环境(pH值为7-8)。专利CN10418266B公开了一株苍白杆菌CTS-325,需要额外添加其他碳源的情况下,可在120h内将100-200mg/L的六价铬污染降低到检测线以下。专利CN106011009B所公开的一株产碱菌Alcaligenes sp.GTM2,对六价铬具有还原能力,对于高浓度的六价铬还原率为89%,而对于低浓度的还原率仅为28-56%左右。以上这些专利发明所公开的微生物菌株,大多仅能处理高浓度的Cr(VI)污染,且需要较高的培养和作用温度(约30℃左右),且并不耐受强碱条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去除六价铬污染的真菌及其应用,尤其是低浓度的六价铬污染的处理,同时可耐受强碱环境。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真菌Stagonospora neglecta HT01,该菌于2019年4月1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596,命名为Stagonospora neglecta HT01。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菌剂,所述的菌剂包含有如上述的真菌Stagonosporaneglecta HT01。
进一步的,所述的菌剂在制备处理含六价铬废水的产品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菌剂在处理含六价铬废水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菌剂在制备处理含低浓度六价铬废水产品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菌剂在处理含低浓度六价铬废水中的应用;所述水体中六价铬浓度在1-10mg/L。
进一步的,所述的菌剂在制备处理含六价铬强碱性废水的产品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84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庭智能安全网关
- 下一篇:一种绳驱动柔性外骨骼助力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