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铁表面锈蚀转化涂液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8233.9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8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克华 |
主分类号: | C23G1/06 | 分类号: | C23G1/06;C23G1/08;C23C22/50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刘熙 |
地址: | 4112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铁 表面 锈蚀 转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铁表面锈蚀转化涂液,由转化乳液和钝化液搭配组合使用;转化乳液由以下原料按重量比制成:去离子水45‑50%,明胶3‑5%,羟甲基纤维素钠0.5‑1.5%,工业磷酸20‑28%,氧化铝2‑5%,水性乳液8‑15%,氨基磺酸4‑7%,草酸1‑3%,氯化锌1‑2%,氯化锰0.5‑1.5%,六次甲基四胺2.5‑5%;钝化液由以下原料按重量比制成:去离子水45‑55%,柠檬酸2‑3%,聚乙二醇5‑10%,三乙醇胺硼酸酯5‑10%,葡萄糖12‑2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15%;本发明具有使用方便,除锈效果好,能增强油漆附着力,提高防锈和抗腐蚀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除锈防腐剂,具体涉及一种钢铁表面锈蚀转化涂液。
背景技术
每年全世界因金属(钢铁)表面生锈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是无法估算的,据统计锈蚀造成的损失占全世界钢铁总产量的10%-20%,我国每年因钢铁锈蚀造成的损失高达150亿人民币。因此,金属表面除锈防腐处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金属表面除锈防腐处理方法众多,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金属表面除锈防腐剂。现有的金属表面除锈防腐剂尽管在除锈防腐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除锈不彻底,油漆与除锈后的表面附着力不强,容易起皱、鼓泡,容易二次生锈,导致金属(钢铁)的防锈和抗腐蚀能力不高。
为了获得优良的耐腐蚀性能,涂装前必须把钢材上的铁锈清除干净,否则会由于铁锈的不断膨胀导致漆膜的防腐效果很差,因此,钢铁的除锈处理是涂装的重要工艺,对防腐涂装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铁锈纵向分3层:面层浮锈Fe2O3,中层粒锈FeOnH2O,底锈FeOnH2O[Fe(OH)2]3。面层浮锈较疏松,而底层锈蚀较紧密,是活性的正在发生锈蚀的。在疏松、惰性的浮锈上涂漆,得不到良好的附着;去除浮锈在底锈上涂漆,由于它是活性的,发生电化学腐蚀继续反应。因此,在涂覆时应首先去除上层疏松的锈蚀,然后再将其涂覆在底层的锈蚀上,这样可以使锈蚀呈稳定状态,有很好的附着,从而达到良好的防锈除锈作用。现如今许多大型建筑、桥梁、船舶等复杂的钢结构构件在维修过程中由于受施工条件的限制,难以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法,只能采用手工或电动工具进行除锈,但是除锈质量得不到保证、施工困难、费用巨大。
目前,国内钢结构防腐依然沿用喷砂后进行涂装的老工艺,但工艺上存在复杂结构件死角、粉尘污染、噪声污染、成本高等缺点。为此,国内外都进行了铁锈转化底漆的广泛研究,已经形成商品化的产品也很多,但大部分效果不理想,简单配方常采用常温磷化液、硅溶胶、有机酸等单独或复配使用,这类产品对钢铁锈蚀的转化性能较差,成膜能力也较差。还有选用聚乙烯醇丁醛等水溶性树脂拼入磷酸和有机酸,该配方储存稳定性查,长期保存有白色沉淀析出,树脂的性能差,在室外防腐及抵御紫外线的能力不理想。
2000年08月30日,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264754A,具体公开了一种铁锈转化剂,具有以下技术特征:该转化剂是一种以磷酸为主,以水为溶剂,并含有有机酸、催化剂、防锈剂、缓蚀剂、活性剂、渗透剂和铁合金粉所组成的处理液,其特征在于具体化学成份为(重量%):磷酸(H3P04,85%)为35-50%,有机酸为8-10%,自来水为35-45%,催化剂为1.0-2.0%,防锈剂为0.2-0.8%,缓蚀剂为0.05-0.5%,活性剂为0.01-1.0%,渗透剂为0.05-2.0%,铁合金粉为4-9%。所述催化剂应该是MnC03、ZnC03、ZnO中的任意一种组份。所述缓蚀剂是苯甲酸钠、酒石酸和柠檬酸中的任意一种组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克华,未经陈克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82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