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68190.4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1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蒋细良;吴蓓蕾;李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9/14;C12R1/125;C02F103/3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耿超 |
地址: | 10019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枯草 芽孢 杆菌 微生物 及其 应用 | ||
本公开涉及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本公开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828。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菌剂,该微生物菌剂含有如上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作为有效成分。本公开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如上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在处理印染废水中的应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去除印染废水中的有机物,可在短时间内将印染废水处理到安全排放标准。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印染废水为加工棉、麻、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产品、丝绸的印染、毛织染整及丝绸厂等排出的废水。纤维种类和加工工艺不同,印染废水的水量和水质也不同。其中,印染厂废水水量较大,每印染加工1t纺织品耗水100~200t,其中80%~90%成为废水排出。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砂类物质、无机盐等。
印染废水的排放量很大,据欧洲统计,织物和排放废水的重量比是1:150~1:200,我国约为1:200~1:400。我国纺织工业废水为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第六位,其中80%属印染废水。
印染废水属工业废水中较难治理的一种。由于技术、经济等原因,目前大多数采用的生物-物理治理方法只能达到基本排放要求。虽然在色度上略有下降,但对有机物质只是分解成较小物质,对这些分解产物性质很难控制也很难掌握,无法保证对环境不产生危害。并且现行处理方法占地面积大,投资多,治理费用高昂,以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据估计,废水治理后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则治理费用基本与城市自来水价格相当。如果要达到废水回用要求,治理费用则更高,故实际运作起来相当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污水处理方法还不能充分有效印染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枯草芽孢杆菌。
本公开的发明人分离了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发现其可以高效地降解印染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可以印染废水的无害化处理,由此得到了本发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枯草芽孢杆菌,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828。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剂,含有菌体和培养基,所述菌体含有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828的枯草芽孢杆菌。
可选地,每克所述微生物菌剂中,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828的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108~1010CFU。
可选地,所述培养基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或LB培养基,或者为他们中两者或三者的组合。
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或本公开第二方面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在处理印染废水中的应用。
可选地,所述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包括:将枯草芽孢杆菌或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生物菌剂与所述印染废水混合进行生物降解处理,然后在生物降解处理后的废水中加入絮凝剂进行混凝沉淀,经固液分离后得到净化水。
可选地,所述絮凝剂为有机絮凝剂和/或无机絮凝剂;所述无机絮凝剂为硫酸铝、氯化铝、明矾、硫酸亚铁水合物、硫酸铁、氯化铁、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聚合氯化铁或聚合硫酸铁,或者为它们中两者或三者的组合物;所述有机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828的枯草芽孢杆菌能够快速、高效地降解印染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该枯草芽孢杆菌及含有该菌的微生物菌剂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印染废水处理到安全排放标准,处理过程安全环保无污染,且处理费用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81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