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溴敌隆纳米抗体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68156.7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0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忠;王战辉;于雪芝;温凯;江海洋;杨慧娟;张素霞;史为民;郭柳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6/44 | 分类号: | C07K16/44;C12N15/13;G01N33/53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黄爽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溴敌隆 纳米 抗体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溴敌隆纳米抗体及其应用。本发明利用溴敌隆半抗原及其人工抗原免疫动物后能够产生高效价、高亲和力和特异性强的淋巴细胞,分离B淋巴细胞后,提取其RNA,构建纳米抗体文库,筛选高灵敏度的纳米抗体。可特异性结合溴敌隆的纳米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抗体的IC50值为1.9ng/mL,线性检测范围为0.54‑7.21ng/mL。该抗体具有结构简单、耐高温、耐酸碱以及易于生产等特性,对于溴敌隆的低成本、大批量样品的溴敌隆残留现场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溴敌隆纳米抗体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溴敌隆(bromadiolone,BRD)是一种适口性好、毒性大、靶谱广的高效杀鼠剂。它不但具备敌鼠钠盐、杀鼠醚等第一代抗凝血剂作用缓慢、不易引起鼠类惊觉、容易全歼害鼠的特点,而且还具有急性毒性强的突出优点,单剂量使用对各种鼠都能有效地防除。动物取食中毒死亡的老鼠后,会引起二次中毒。对鱼类、水生昆虫等水生生物有中等毒性。近年来,随着此类灭鼠剂取代毒鼠强、氟乙酰胺等急性灭鼠药的广泛应用,常会发生误食事件。而溴敌隆中毒的快速诊断是减少人员伤亡的关键,因此,开发稳定、快速、高灵敏、高通量的溴敌隆检测方法,对于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减少由此带来的人员伤亡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分析法由于简单快速、价格低廉、无需专业技术人员、适用于现场大量样品的快速筛选等优点,在有害化合物快速检测领域广泛应用。免疫分析法中,作为核心试剂的抗体,决定着分析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常规的IgG抗体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具有结构复杂、稳定性差、生产成本高、不易进行体外改造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实际样本检测中的应用。在骆驼科动物体内存在天然缺失轻链的重链抗体(heavy chainantibody,HCAb)。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获得保留抗原结合活性的HCAb的重链可变区(variable domain of the heavy chain of HCAbs,VHH),称为单域抗体(single domainantibody,sdAb)。由于sdAb的尺寸处于纳米级别,故又称之为纳米抗体(nanobody,Nb)。纳米抗体耐受性强、结构简单、易于体外进化、生产成本低等特性弥补了传统抗体的不足,对于溴敌隆的免疫学检测方法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因此亟需开发新的用于检测溴敌隆的纳米抗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溴敌隆纳米抗体及其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发明人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从溴敌隆免疫羊驼的外周血中分离淋巴细胞,提取RNA,构建溴敌隆纳米抗体库,并从抗体库中筛选获得了一种分子量小、稳定性强、易克隆表达、可特异性结合溴敌隆的纳米抗体。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溴敌隆纳米抗体,所述抗体包含如下的氨基酸序列或由其组成:
i)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
ii)在i)的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氨基酸序列;或
iii)i)或ii)的氨基酸序列经取代、缺失和/或增加一个或多个氨基酸得到的具有相同功能的抗体。
所述溴敌隆纳米抗体的结构分析如图3所示,其氨基酸序列的结构域包括四个框架区(Framework region,FR)和三个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CDR)。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编码所述溴敌隆纳米抗体的核酸分子。
优选地,所述核酸分子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核酸分子或者至少部分序列可以通过合适的表达系统进行表达以得到相应的蛋白质或多肽。这些表达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细菌,酵母菌,丝状真菌,动物细胞,昆虫细胞,植物细胞或无细胞表达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81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