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火龙果园病害的种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68141.0 | 申请日: | 2019-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4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王彬;韦布辉;苏州;柏自琴;李兴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G22/40;A01G2/10;A01G13/00;C05F17/00;C05G3/00;C05G3/60 |
| 代理公司: | 52114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黎亚 |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毛豆 发酵料 火龙果 采收 间作 辣椒 茎叶 土壤 溃疡病 农业栽培技术 发酵处理 覆盖地膜 混合发酵 土壤表层 行间土壤 酒糟 还田 穴播 病害 早熟 微生物 果农 播种 分解 生长 种植 收入 | ||
本发明属于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包括选地、火龙果种植、毛豆间作、辣椒间作;其特征在于,所述毛豆间作为:选用早熟毛豆品种,在1月中下旬深翻火龙果行间土壤后穴播,播种后覆盖地膜,4月上旬至5月上旬采收;毛豆采收后,将毛豆茎叶粉碎后与酒糟混合发酵成发酵料A后,洒于土壤表层,再深翻于土壤深处。本发明将毛豆、辣椒采收后的茎叶进行发酵处理,使得其中的有效成分能分解到发酵料中,发酵料还田后,不仅能增加土壤中的养分,还能抑制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的生长,降低火龙果溃疡病等病害的发生;而且毛豆、辣椒的间作也提高了果农的收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降低火龙果园病害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火龙果,又名红龙果、青龙果、仙蜜果,属于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栽培品种。火龙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有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C、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是近年来广受消费者欢迎的一种果实,其种植面积也在不断地扩大。
火龙果园多采单一化的种植模式,栽培时多用柱状栽培,使其茎干攀附在立柱上生长,立柱相隔1-3米,种植行距较宽,资源利用率,杂草丛生,且作物品种单一,导致火龙园易发生溃疡病、炭疽病、茎枯病等病害。
溃疡病主要为害火龙果的三角茎和果实,该病害从火龙果抽生嫩芽到开花结果期间均可发生,发病始于幼嫩的三角茎部,感病初期茎上出现圆形凹陷的褪绿病斑,随后病斑逐渐转为橘黄色,当湿度较大时,病斑扩大,茎迅速腐烂。该病害在火龙果果园中普普遍发生,植株发病率为55%以上。
炭疽病通常发生于火龙果茎部表面,初感染时产生茎组织病变,形成大量红色病斑,后期病斑扩大而相互愈合连接成片,逐渐变为黄色或白色,表皮组织松弛,病斑组织出现黑色细点,并突起于茎表皮。成熟果实后期转色后,才会被感染,一旦果实受感染,会呈现凹陷及水浸状,凹陷病斑呈现淡褐色,病斑会扩大而相互愈合。
茎枯病多发生于火龙果中下部茎节,感染时茎条棱边上形成灰白色的不规则病斑,上生许多小黑点,病斑凹陷,并逐干枯,并最终形成缺口或孔洞。
目前,火龙园溃疡病、炭疽病、茎枯病病害的防治仍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不仅使果品农药残留超标,次果率上升;还严重危害了火龙园的生态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火龙果病害的种植方法,通过在火龙果园行间空地间作毛豆、辣椒,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并将间作后的毛豆、辣椒茎叶通过处理后还田,毛豆、辣椒茎叶中抑菌成分进入土壤中,能有效降低火龙果溃疡病、炭疽病、茎枯病等病害的发生率;而且提高了综合生产效益;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降低火龙果园病害的种植方法,包括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选择海拔在600m以下,1月均温0℃以上,坡度小于15度的区域为火龙果种植区域:
(2)火龙果种植:采用2m×3m的株行距单柱式种植火龙果,选择1-2年生,长势健壮、没有病虫害的火龙果枝条,长度为60-80cm,在3月中下旬直接扦插在水泥桩四周;火龙果枝条的扦插密度为444株/亩;
(3)毛豆间作:选用早熟毛豆品种,在1月中下旬深翻火龙果行间土壤后穴播,播种后覆盖地膜,4月上旬至5月上旬采收;毛豆采收后,将毛豆茎叶粉碎后与酒糟混合发酵成发酵料A后,洒于土壤表层,再深翻于土壤深处;
(4)辣椒间作:选用中熟辣椒品种,在8月中旬播种育苗,9月下旬深翻火龙果行间土壤后移栽辣椒苗,移栽后覆盖地膜,11月上旬至12月下旬采收;辣椒采收后,将辣椒茎叶晾干、粉碎,然后堆置发酵制成发酵料B,再将发酵料B于土壤表层,旋耕使土壤与发酵料B混合。
优选地,所述步骤(3),毛豆茎叶与酒糟的质量比为1-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未经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81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产的火龙果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羽衣甘蓝种苗的越冬栽培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