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废水中除重金属的中空纤维膜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266518.9 申请日: 2019-12-11
公开(公告)号: CN110963547A 公开(公告)日: 2020-04-07
发明(设计)人: 常高峰;王喆;张宇峰;张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市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中心;天津城建大学
主分类号: C02F1/42 分类号: C02F1/42;C02F1/28;C02F1/44;B01J47/00;C02F101/20;C02F101/22
代理公司: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代理人: 仝林叶
地址: 300191***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工业废水 重金属 中空 纤维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中除重金属的中空纤维膜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将D314、D405、氨基膦酸LSC‑500等离子交换树脂研磨至300‑500目与膜材料的铸膜液进行共混,通过相转化法进行纺丝,获得具有去除重金属功能的中空纤维膜材料。与其他去除重金属材料相比,所述方法将离子交换技术与膜技术相融合,利用离子交换材料的高选择性、高吸附性、高再生性等特点与膜材料的高比表面积、高分离效率等特点相结合,所制备的中空纤维膜对水体中的Cr、Hg、Pb等重金属有针对性吸附、分离,能够在工业废水中发挥去除重金属的重要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水处理的膜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工业废水中除重金属的中空纤维膜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污染问题尤为凸显,尤其是水体环境中重金属污染、超标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对河流、湖泊、甚至海洋等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危害和损伤。重金属离子毒性大且不可降解,经过食物链停留并堆积在动植物体内,造成不可逆的伤害。重金属污染物众多,以下就几种常见的且危害较大的水体重金属污染物进行介绍。

在众多重金属污染源中,铬(Cr)被认为毒性最大的重金属之一,因此,处理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尤其是Cr及其化合物的去除。

Cr及其化合物应用于生产中的各个领域,包括冶金、制革、印染、涂料、制药、颜料等工业中。Cr的化合物主要以Cr(Ⅲ)和Cr(Ⅵ)的形式存在,而Cr(Ⅵ)的毒性在不同价态化合物中是最强的,其中Cr(Ⅵ)的毒性是Cr(Ⅲ)的100倍以上,且具有强氧化性和高渗透性,摄入过量的Cr(Ⅵ)会引起肝脏、肾脏的损伤,发生痉挛,对人体产生致癌、诱变作用,对于鱼类来说Cr(Ⅲ)比Cr(Ⅵ)的毒性大,因此对于Cr(Ⅲ)的水体去除同样重要。Cr(Ⅵ)是国际抗癌研究中心和美国毒理学组织公认的致癌物金属物之一,也是美国环保署公认的129中重点污染物之一。当水中的Cr(Ⅵ)含量为1mg/L时,能够刺激作物的生长,铬含量在1-10mg之间使作物生长缓慢,而铬含量超过100mg/L时,会出现停止生长,濒临死亡的状态。

汞(Hg)的毒性最强,在水域中污染最为广泛的一种蓄积性重金属污染物,Hg+和Hg2+在环境中可形成许多有机和无机化合物。Hg2+化合物一般都具有水溶性。无机汞进入水体后可以转化为毒性更强的有机汞(甲基汞或称烷基汞),导致大脑损伤,引起水俣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铅(Pb)是一种对人体危害极大的有毒重金属,金属铅进入人体后,少部分会随着身体代谢排出体外,其余大部分则会在体内沉积,因此铅及其化合物进入人体后将对神经、造血、消化、肾脏、心血管和内分泌等多个系统造成危害,若含量过高则会引起铅中毒。铅对生命体的毒性主要表现在:致使婴幼儿、儿童多动症和生长发育迟缓;导致中老年人肾脏损伤、神经障碍、智力障碍、癌症等。长期饮用含铅超标的水,还会导致孕妇流产、胎儿畸形等。

目前,去除重金属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生物法、吸附法、混凝沉淀法等等。但这些方法在应用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化学沉淀法处理含有络合剂的重金属后剩余的重金属含量远远超标;离子交换树脂比表面积、表面基团各异、孔径及孔隙率存在差异,导致材料的选择性、吸附量和再生性能存在不稳定性,很难到达满意的效果。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膜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分离效率高、能耗低、环保、易于放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工业中。然而,膜分离材料无论是微滤、超滤、纳滤或反渗透膜分离过程,主要依赖膜孔径的大小对离子进行筛分,其选择性能较差,尤其对于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很难有效的分离或去除。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废水中除重金属的中空纤维膜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中心;天津城建大学,未经天津市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中心;天津城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65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