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靶向细胞膜表面GABA受体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65638.7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2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冉;李朝辉;孙远强;王霞;曾华金;孟红敏;屈凌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1/052 | 分类号: | C07D491/052;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冉珊敏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靶向 细胞膜 表面 gaba 受体 荧光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细胞膜表面GABA受体荧光探针制备领域,涉及香豆素类衍生物作为细胞膜表面GABA受体荧光探针的应用,特别是指一种靶向细胞膜表面GABA受体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荧光探针的结构式为。本发明中的探针合成简单,产率高,能快速靶向相应细胞膜的受体,特异性好、信噪比高且能长时间靶向细胞膜。在共聚焦成像实验中,探针能够很好地靶向细胞膜表面的GABA受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细胞膜表面GABA受体荧光探针制备领域,涉及香豆素类衍生物作为细胞膜表面GABA受体荧光探针的应用,特别是指一种靶向细胞膜表面GABA受体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表细胞膜主要是由磷脂构成的半透性膜,按照组成结构大致可以分为甘油磷脂、脂筏以及跨膜离子通道,它们将细胞包裹起来,通过执行选择性吸收、交换、排出物质等生理功能使细胞整体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进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因此,开发靶向细胞膜的荧光探针并追踪其动态变化是必要的。目前已有部分靶向细胞膜的探针被报道,如Dio,Dil, DiD, DiR等,巧合的是,这些分子都含有较长的烷烃链结构以增加分子本身的疏水性,以便在成像细胞膜时镶嵌进磷脂双分子层膜内部,然而与此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较强的背景信号干扰,进而拉低信噪比,不利于影像细胞膜,此外由于靶向细胞膜的非特异性,导致分子在成像一段时间后会进入细胞内,因此并不适用于长时间实时地成像细胞膜。此外,还有一部分尚未商业化应用的细胞膜探针被报道,这些探针分子外常被包裹PEG长链结构或者修饰靶向细胞膜某种受体的抗体,使得其设计过程繁琐且合成步骤较多,不利于其合理的开发和使用。因此,开发具有特异性、合成简单及长时间靶向膜功能的探针是十分有意义的。
巴比妥酸是一类构成镇静催眠药物的基本单元,它主要通过结合细胞膜表面的GABA受体上的巴比妥结合位点发挥相应的药理作用。在本申请中,发明人以香豆素基本结构为母核,与硫代巴比妥酸相结合设计合成了能够长时间靶向、高信噪比免洗的荧光小分子探针8-(diethylamino)-2-thioxo-2,3-dihydro-4H-chromeno[2,3-d]pyrimidin-4-one(1)。香豆素母核结构具有较好的荧光特性,巴比妥酸衍生物可以与膜上特定GABA受体上的巴比妥位点相结合,因此可以达到影像细胞膜的实验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靶向细胞膜表面GABA受体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香豆素母核为荧光团,硫代巴比妥酸为受体特异性结合位点,构建荧光探针。探针在极性较大的溶液中荧光较弱,当于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极性减弱,从而使体系荧光强度增加,进而能够达到特异性靶向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靶向细胞膜表面GABA受体荧光探针,所述荧光探针的结构式为。
所述的靶向细胞膜表面GABA受体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4-(二乙氨基)水杨醛和4,6-二羟基-2-巯基嘧啶加入烧瓶中,然后加入浓硫酸混匀,于90-95 ℃油浴条件下冷凝回流6-8 h,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冰块稀释,在搅拌条件下逐滴滴加高氯酸溶液,然后抽滤得粗产物,将粗产物用无水乙醇洗涤、纯化后,得固体产物,即为GABA受体荧光探针。
所述4-(二乙氨基)水杨醛和4,6-二羟基-2-巯基嘧啶的摩尔比为1:(1-1.02),浓硫酸加入量为每0.01mol 4-(二乙氨基)水杨醛加入0.4mL浓硫酸。
所述的荧光探针在靶向识别细胞膜上的GABA受体上的应用。
步骤为:将荧光探针溶解于DMSO中,制成探针储存液,然后加入到待检测样本的PBS缓冲溶液中混合均匀,在激发波长为480 nm下进行荧光光谱测试。
所述探针储存液的浓度为2 mM,待检测样本的PBS缓冲溶液的浓度为10 mM,pH为7.4。
所述探针储存液与待检测样本的PBS缓冲溶液的体积比为1: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56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