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伤口测量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5280.8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7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周秋红;胡建中;黄伟红;赵楠;张其健;许景灿;彭闵;刘耕;苏郁;唐睿;易宜芳;刘泽灏;张江林;周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07 | 分类号: | A61B5/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蒋姗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伤口 测量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伤口测量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其中,伤口测量的方法,应用于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上传的伤口图片,所述伤口图片中的伤口为待测伤口;将所述伤口图片发送给服务器;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所述待测伤口的测量信息并显示。该伤口测量的方法提高伤口测量的效率和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伤口测量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临床上,对于伤口的测量,包括长度、宽度等,可采用传统的接触式测量方案,在对伤口进行测量与记录时,常以纸质标尺接近伤口并利用棉签探测,进行伤口长、宽和深度测量与记录相关参数。或采用非接触的测量方案,借助立体摄影设备和造影技术实现。
不管是采用接触式测量方案,还是非接触的测量方案,都需要患者前往医院进行测量,对于患者来说,一个伤口的痊愈周期比较长,如果每次测量都需要前往医院,比较不方便。并且每次都需要借助医生或者设备的协助才能进行测量,测量效率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伤口测量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以提高伤口测量的效率和便捷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伤口测量的方法,应用于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上传的伤口图片,所述伤口图片中的伤口为待测伤口;将所述伤口图片发送给服务器;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所述待测伤口的测量信息并显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只需上传伤口图片上传到客户端,由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反馈待测伤口的测量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用户可以不必每次都前往医院进行伤口的测量,另一方面测量过程只需要上传伤口图片即可,由服务器反馈对应的测量信息,不仅提高了伤口测量的便捷性,还提高了伤口测量的效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用户的图像采集请求时,调用深度相机采集所述伤口图片对应的三维光点图形;根据所述三维光点图形获取所述待测伤口的位置和深度信息;根据所述位置和所述深度信息生成所述待测伤口的深度测量结果并显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用户上传的伤口图片是2D的,因此服务器反馈的测量信息也是2D的测量信息,通过深度相机采集三维光点图形,能够获取到待测伤口的位置和深度信息,使伤口的测量结果更全面。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根据所述三维光点图形获取所述待测伤口的位置和深度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待测伤口的位置和深度信息对所述伤口进行3D重构,生成所述待测伤口对应的3D图像;在接收到用户的3D图像查看请求时,展示所述3D图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客户端上,还可以对待测伤口进行3D重构,并展示给用户看,使用户能够了解自己的伤口情况。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的报告生成请求;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获取所述用户以往的测量记录;所述测量记录中包括所述待测伤口的以往测量信息和以往深度测量结果;根据所述测量记录、所述测量信息、所述深度测量结果生成所述用户的伤口分析报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客户端上,还可以根据用户以往的测量记录与当前次的测量结果生成用户的伤口分析报告,实现了完成伤口测量的同时,为用户进行伤口分析,在客户端上实现对用户的伤口信息的管理。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测量信息包括:所述待测伤口的长度、宽度、面积以及伤口组织颜色分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长度、宽度、面积以及伤口组织颜色分类等测量信息能够较全面的反映伤口的情况。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伤口测量的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伤口图片,所述伤口图片中的伤口为待测伤口;获取预先存储的用于对所述待测伤口进行测量的深度学习模型;将所述伤口图片输入到所述深度学习模型中,得到所述待测伤口的测量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52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点焊头
- 下一篇:一种制备(S)-2-(3,4-二氟苯基)环氧乙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