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OCT的双模态光纤内窥镜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4789.0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1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周传清;刘宇熙;柴新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06 | 分类号: | A61B1/06;A61B1/07;A61B1/00;A61B1/018;A61B1/04;A61B5/00;A61B10/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oct 双模 光纤 内窥镜 装置 | ||
一种基于光学相干层析技术的双模态光纤内窥镜装置,包括:光源、内窥机构、扫描驱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显示屏,内窥机构的末端位于待测位置,光源进入内窥镜后,扫描驱动模块驱动内窥机构进行旋转扫描,完成光学信号采集,光学信号经信号处理模块数字重建后向显示屏输出数字影像;本发明融合光学纤维内窥镜与OCT内窥镜,实现生物组织表面的实时屏幕投影成像、对生物组织高分辨率、非侵入性的内部深度成像,解决了传统光纤内窥镜因为缺乏深度信息,而引起活检位置不准确的问题,实现高清三维成像。本发明能够为生殖道、消化道、呼吸道等管腔组织器官的早期检测提供精准有效、高分辨率、非侵入性的光学相干双模态光纤内窥三维图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医疗器械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光学相干层析技术(Optical Coherence endoscopy,OCT)的双模态光纤内窥镜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学成像应用中,光学纤维内窥镜有其固有的缺陷,无法做到对生物组织不同深度的信息进行获取,只能看到组织表面。因此,对组织内部的病症经常需要活检,即活组织检查,是指应诊断、治疗的需要,从患者体内切取、钳取或穿刺等取出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技术。活检需要避开坏死组织或明显继发感染区,在病变与正常组织的交界处取材,对位置要求极为严格。但传统的光纤内窥镜由于看不到组织内部的深度信息,无法保证活检的有效性和精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传统光学纤维(软管式)内窥镜只能看到组织表面信息,无法探测生物样本表面下的组织细胞情况,其无法做到准确识别病变与正常组织的交界处,因而活检取样的成功性与准确度不够高,且容易取样到坏死组织或明显继发感染区,对病体造成二次伤害。而光学相干层析技术具有深度成像的能力,能非侵入、高分辨率对组织表皮下1-2mm处进行深度成像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光学相干层析技术的双模态光纤内窥镜装置,融合了光学纤维(软管式)内窥镜与OCT内窥镜,不仅可以实现生物组织表面的实时彩色屏幕投影成像,还可以实现对生物组织高分辨率、非侵入性的内部深度成像,解决了传统光纤内窥镜因为缺乏深度信息,而引起活检位置不准确的问题,实现高清三维成像。本发明能够为生殖道、消化道、呼吸道等管腔组织器官的早期检测提供精准有效、高分辨率、非侵入性的光学相干双模态光纤内窥三维图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学相干层析技术的双模态光纤内窥镜装置,包括:光源、内窥机构、扫描驱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显示屏,内窥机构的末端位于待测位置,光源进入内窥镜后,扫描驱动模块驱动内窥机构进行旋转扫描,完成光学信号采集,光学信号经信号处理模块数字重建后向显示屏输出数字影像。
所述的内窥机构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其内部的光学组件与活检通道,其中:光学组件与扫描驱动模块相连,扫描驱动模块驱动其转动扫描。
所述的光学组件包括:成像镜头、成像光纤、OCT单模光纤、光纤耦合器和照明光纤,其中:光源通过OCT单模光纤和照明光纤照射到组织样本表面,反射光经成像镜头聚焦返回至成像光纤进行传统内窥镜成像;同时,背向反射光返回OCT单模光纤进行OCT成像,实现双模态成像。
所述的成像镜头包括:扩束透镜和梯度折射率透镜,梯度折射率透镜的前端涂覆有二氧化钛涂层。
所述的光纤采用石英光纤,OCT单模光纤为单模光纤,用于OCT成像,位于内窥镜正中心;成像光纤为多模光纤,用于传统内窥镜成像,位于OCT单模光纤周围;照明光纤用于照明组织,位于最外侧圆周,前端与光纤导光环相连,光纤导光环用于均匀照明光线。
所述的光源包括:可见光源和近红外光源,其中:近红外光源通过双包层光纤耦合到OCT单模光纤,对组织样本扫描并获得的深度信息成像;同时,可见光源经过成像光纤照射于组织样本表面,获得组织表面内窥成像。
所述的壳体为套筒,采用陶瓷材质。
所述的活检通道采用不锈钢材质,供手术仪器伸入取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47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有琥珀酸呋罗曲坦的复方控释制剂
- 下一篇:电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