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控制装置以及图像显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63430.1 | 申请日: | 2019-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2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雅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通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208 | 分类号: | G09G3/32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叶乙梅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控制 装置 以及 图像 方法 | ||
实现一种能够在电源启动后,生成并显示用户感觉到等待时间的压力少的情况的图像的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装置(10)在校正数据的加载时,输出通过处理由校正部(Bc)校正处理了的输入图像而获得的图像,校正数据的加载完成后输出校正部校正处理了的输入图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控制装置以及取决于显示控制装置的图像的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在智能手机、TV系统设为开始的显示设备中,通常对输入的图像数据执行使用各种图像处理技术的校正处理,以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品质尽可能高的图像。因此,生成适合于显示面板的特性的输出图像,且图像被输出到显示面板。
作为这样的校正处理的示例可以例举,调整彩度、亮度以使显示面板上的图像接近自然色的伽玛校正、用于提高图像的清晰度、轮廓清晰且容易显示的边缘增强校正。作为校正处理的其他示例可以例举,将连接的各个显示面板所保持的像素的特性偏差、劣化状态补充完整而提高画面的均匀性的不均匀校正、劣化校正。
特别地,在使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作为像素的OLED面板中存在如下问题,构成像素的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元件的特性偏差、伴随着工作时间这些元件特性的劣化。因此,如何使用不均校正、劣化校正来正确地校正这些元件的特性偏差、劣化是提高显示品质的重要的点。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能够在接通显示设备的电源后马上使图像显示的技术。本现有技术的显示控制装置将用于显示初始画面的初始画面用控制指令预先存储在由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的指令表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在接通显示设备的电源之后,显示控制装置的重置状态被解除,且用于显示通常画面的通常画面用控制指令从微机输出为止的期间,显示控制装置基于上述初始画面用控制指令进行显示部(显示面板)的初始画面显示。由于不管微机的动作如何,显示控制装置都基于初始画面控制指令自动地进行初始画面显示,因此,在接通电源之后立即显示初始画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7-2567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用于上述不均匀校正、劣化校正的校正处理之一是显示控制装置在显示设备的电源启动时,加载非易失性的外部存储器等所保存的每个元件的特性偏差、劣化状态的校正数据(校正参数),并进行校正。然而,近年来,随着显示面板的高清晰度化,校正数据的数量爆炸性地增加,并且该数据加载时间变得更长。例如,在WQHD(Wide Quad HighDefinition,宽四边形高清晰度)21:9(1440×3200)、4K(2160×3840)等的高分辨率的显示面板中,校正数据等的加载可能需要1秒以上的时间。
因此,显示进行了这样的校正处理的图像的显示设备会发生以下问题,由于从电源启动到图像显示开始的等待时间长,而给用户带来压力。为了抑制该问题,可以想到极度地减少校正数据等,首先显示还没有准备好校正的图像,但是,这些对策有可能导致用户识别到显示品质的降低、启动时的图像失真的结果。
此外,应用专利文献1的现有技术,在到显示进行了校正处理的图像为止的等待时间期间,长时间显示与本来的显示不同的初始画面,同样地,可能会使用户意识到等待时间而对用户施加压力。
本发明的一形态的目的在于,缩短了电源启动后到显示图像为止的时间,进一步地,到显示进行了校正处理的本来图像为止的期间,能够生成并显示用户不会感觉到压力的图像的显示控制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一形态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缩短了在电源启动后到显示图像为止的时间,进一步地,到显示进行了校正处理的本来图像为止的期间,能够生成并显示用户不会感觉到压力的图像的显示控制装置的图像的显示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通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通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34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