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教练机机翼与机身大间距结合交点孔孔位故障补偿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63248.6 | 申请日: | 2019-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7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苗勇;王亮;李晓青;廖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F5/10 | 分类号: | B64F5/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561018***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教练机 机翼 机身 间距 结合 交点 孔孔位 故障 补偿 方法 | ||
1.教练机机翼与机身大间距结合交点孔孔位故障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飞机机身故障部件放置在双龙门机床加工区域内,保证机床的通过性和可达性;
(2)将千分表安装在机床主轴头上,保证千分表能够到达每一个孔实现测量;
(3)在飞机坐标系下,通过千分表与机床相结合,找出飞机机身故障部件的大跨距交点孔的实际坐标值,并在机床上记录;
(4)将飞机机身故障部件交点孔实际坐标值作为与之对合飞机机翼部件的交点孔加工数据,通过龙门机床对飞机机翼部件的交点孔进行加工;
(5)将飞机机身故障部件和飞机机翼部件进行对合,验证加工精度和故障排除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练机机翼与机身大间距结合交点孔孔位故障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双龙门机床加工区域内,为可加工范围达到40米×15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教练机机翼与机身大间距结合交点孔孔位故障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在机床上记录为实时传送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教练机机翼与机身大间距结合交点孔孔位故障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机机身故障部件的交点孔和飞机机翼部件的交点孔数量均为3至8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教练机机翼与机身大间距结合交点孔孔位故障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机机身故障部件的交点孔和飞机机翼部件的交点孔数量均为4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324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