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静磁力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62890.2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5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韩维强;白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33/12 | 分类号: | G01R33/12;G01R33/0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磁力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测量静磁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永磁体固定系统、间隔微调与测力系统及支撑系统等3个分部件,每个分部件的作用分别是:永磁体固定系统将包含永磁体的部件永磁体载体固定在光学平台上,永磁体可以沿x、y方向做位置调整,以便和导磁柱对准;间隔微调与测力系统内包含一个弹簧秤,其作用是负责给出拉力的读数值,间隔微调与测力系统的连接柱用来固定导磁柱,间隔微调与测力系统的螺杆能够带动导磁柱做精确的上下位置调整,上下调整是通过拨动拨杆使得螺杆相对支撑系统运动来实现的,上下调整时弹簧秤显示的拉力会发生变化;支撑系统固定间隔微调与测力系统,支撑系统的横梁上的凹槽可以实现间隔微调与测力系统沿y方向的位置调整,支撑系统的纵梁上的凹槽能够使得间隔微调与测力系统沿x方向做位置调整;调整间隔微调与测力系统沿x、y两个方向的位置是为了调整永磁体和导磁柱在x、y两个方向坐标位置重合,使得导磁柱轴线、弹簧秤的拉力方向以及静磁力的方向在一条轴线上;导磁柱和永磁体对准后,将已知厚度的阻隔片放置在永磁体上,阻隔片要求为非磁性材料并且难以压缩,放上阻隔片后,旋转拨杆使得螺杆下降,观测弹簧秤的读数由正变为负,然后反向旋转拨杆使得弹簧秤的读数出现正的最大值,记录此最大值即为静磁力值;由于导磁柱与永磁体之间的间隔越小静磁力越大,导磁柱刚刚离开阻隔片表面的临界位置产生最大值,此时弹簧秤的拉力与静磁力平衡,并且由于阻隔片无法压缩,此时的阻隔片厚度等于间隔,也就测量出对应间隔的静磁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静磁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体固定系统包括有永磁体垫块、压块,永磁体垫块包含横凹槽和纵凹槽,横凹槽使得能够沿y方向调节永磁体载体位置,对永磁体载体在x方向限位,纵凹槽使得能够沿x方向调节永磁体载体位置,对永磁体载体在y方向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静磁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隔微调与测力系统包括拨杆,螺杆,吊环,秤杆,弹簧秤,螺杆穿过纵梁的螺孔,并与之组成螺纹副,转动拨杆可以使得螺杆沿z方向移动,调节永磁体和导磁柱之间的间隙;吊环与螺杆配合并能产生相对滑动,秤杆通过上横杆与吊环相连并能绕轴转动,秤杆通过下横梁与弹簧秤的安装孔相连,并且弹簧秤可以绕下横杆转动,弹簧秤的下连接柱与导磁柱相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静磁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系统作用是为间隔微调与测力系统提供支撑与定位,由两个支撑桥和一个纵梁构成,纵梁的凹槽与支撑桥螺孔相连,并且凹槽做成卵圆形可以使得纵梁沿x方向调整位置,带动间隔微调与测力系统沿x方向调整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测量静磁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桥,由两个横梁和两个支柱固连构成,螺孔用来固定纵梁,凹槽用来使得支撑桥固定于光学平台上,并且可以沿y方向进行位置调整。
6.一种测量静磁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完成导磁柱和永磁体对准后,进行静磁力测量的步骤和方法如下:将已知厚度的阻隔片放置在永磁体上,阻隔片材料特征为非磁性材料并且难以压缩,放上阻隔片后,旋转拨杆使得螺杆下降,观测弹簧秤的读数由正变为负,然后反向旋转拨杆使得弹簧秤的读数出现正的最大值,记录此最大值即为静磁力值;用阻隔片厚度来等效间隔,由于导磁柱与永磁体之间的间隔越小静磁力越大,导磁柱刚刚离开阻隔片表面的临界位置产生最大值,此时弹簧秤的拉力与静磁力平衡,并且由于阻隔片无法压缩,此时的阻隔片厚度等于间隔,最大拉力值为对应间隔的静磁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测量静磁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出的静磁力模型为f1=a-b·r,其中f1为静磁力,a为间隔为0时对应的静磁力值,b为斜率,r为间隔,静磁力f1与间隔r成线性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289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三维成像的隧道钢拱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楼逃生减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