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62021.X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4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岳西缸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3/10 | 分类号: | B22D13/10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张飞 |
地址: | 246600 安徽省安庆市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模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铸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模装置,包括沿水平轴线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筒状模具本体,筒状模具本体的内环面为锥面状,筒状模具本体内环面的第一端直径小于第二端直径,筒状模具本体内环面的第一端设有第一端板,第二端设有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均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沿筒状模具本体的轴线方向与筒状模具本体构成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端板的中心孔内设有能够沿筒状模具本体径向开合且能够沿筒状模具本体轴向活动的卡爪。卡爪能够在缸套成型后对缸套内壁进行支撑,防止脱模时缸套外壁与筒状模具本体内壁的底面产生摩擦而损坏模具内部涂层,同时减小脱模阻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铸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缸套一般采用离心铸造工艺进行制造,现有离心铸造设备需要依赖大量人工操作,例如合模、浇筑、开模、脱模等工序都需要进行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离心铸造机自动脱模的脱模装置,提高铸造生产效率。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脱模装置,包括沿水平轴线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筒状模具本体,筒状模具本体的内环面为锥面状,筒状模具本体内环面的第一端直径小于第二端直径,筒状模具本体内环面的第一端设有第一端板,第二端设有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均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沿筒状模具本体的轴线方向与筒状模具本体构成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端板的中心孔内设有能够沿筒状模具本体径向开合且能够沿筒状模具本体轴向活动的卡爪,所述筒状模具本体旁侧设有用于驱动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和卡爪动作的驱动组件。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盘,所述驱动盘沿筒状模具本体的轴线方向滑动设置,所述卡爪为长条状,所述卡爪上设有条形孔,所述卡爪通过条形孔与第一端板上设置的铰支座滑动枢接,卡爪的一端与第一导柱铰接,第一导柱与驱动盘固接,卡爪与第一导柱之间的铰接轴比所述铰支座更靠近筒状模具本体的轴心设置;当第一导柱相对于第一端板向筒状模具本体的第二端滑动时,卡爪与筒状模具本体轴线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当第一导柱相对于第一端板向筒状模具本体的第一端滑动时,卡爪与筒状模具本体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
所述第一端板通过第二导柱与筒状模具本体第一端固定设置的第一盖板构成滑动配合。
所述驱动盘外环面上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对称设置有两滚轮,所述滚轮的轴线与驱动盘的轴线垂直,所述滚轮转动设置在一拨叉上,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沿平行于筒状模具本体轴线方向设置的电缸,所述拨叉与电缸的滑块固接。
所述第二端板的外侧设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与第二端板之间设有隔热垫,所述第二盖板通过第三导柱与筒状模具本体构成滑动配合。
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盖板外侧设置的档杆,所述档杆与电缸的滑块固接,所述档杆与第二盖板的外侧挡接。
所述卡爪沿筒状模具本体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至少3个。
一种离心铸造系统,包括脱模装置,所述脱模装置包括沿水平轴线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筒状模具本体,筒状模具本体的内环面为锥面状,筒状模具本体内环面的第一端直径小于第二端直径,筒状模具本体内环面的第一端设有第一端板,第二端设有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均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沿筒状模具本体的轴线方向与筒状模具本体构成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端板的中心孔内设有能够沿筒状模具本体径向开合且能够沿筒状模具本体轴向活动的卡爪,所述筒状模具本体旁侧设有用于驱动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和卡爪动作的驱动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岳西缸套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岳西缸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20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稀土溶液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促进煤炭焦化及提高煤气产量与品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