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慢性酒精性肝病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61502.9 | 申请日: | 2019-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2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 发明(设计)人: | 洪明;孙秉玉;刘永强;李伟荣;王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6/79 | 分类号: | A61K36/79;A61K36/57;A61P1/16 |
| 代理公司: | 44102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凤侠 |
| 地址: | 5104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慢性酒精 肝病 药物组合物 小鼠模型 五味子 药食同源组合物 无毒副作用 细胞脂肪 协同增效 炎性浸润 药食同源 诱导小鼠 单味药 绞股蓝 提取物 血清 变性 丹参 防治 肝脏 酒精 预防 治疗 应用 发现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慢性酒精性肝病的药食同源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丹参、五味子和绞股蓝。研究发现,相对于单味药提取物以及模型对照组,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显著降低C57小鼠模型血清中ALT、AST水平,还显著降低了C57小鼠模型肝脏中MDA水平,提高了SOD、GSH‑Px水平,减少了酒精诱导小鼠模型的细胞脂肪变性以及炎性浸润的现象,对慢性酒精性肝病的防治具有显著协同增效的作用。本发明提供的药食同源药物组合物高效且无毒副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慢性酒精性肝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治慢性酒精性肝病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及应用。
背景技术
酒精中毒引发的相关疾病每年在全球大约导致240万人口死亡,约占总死亡人口的3.5%。目前,根据统计有超过50种疾病与酒精中毒有关,但其中大部分酒精中毒相关的死亡是由酒精性肝病诱发的。作为一类常见的肝病,慢性酒精性肝病(Chronic Alcoholicliver disease,CALD)一直是肝病领域的研究热点。大量长期饮酒可以导致脂肪在肝脏内长期聚集,当脂肪在肝细胞内聚集超过肝脏湿重的5%,或者在组织学上单位面积1/3以上的肝细胞发生脂肪样变性,进一步发展则会导致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现代医学认为CALD包括4个基本病理表现:(1)大泡性或混合性肝细胞脂肪变性,出现最早且最常见;(2)肝细胞损伤,常表现为气球样变性;(3)肝小叶炎症浸润;(4)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和小叶结构破坏。现代医学对慢性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方案主要集中在戒酒和营养支持,减轻酒精性肝病的严重程度以及针对各种并发症的治疗。对于晚期肝硬化患者唯一的选择是肝移植,但由于各种因素,有机会接受肝移植治疗的患者很少。迄今为止,美国FDA尚未批准任何一种用于慢性酒精性肝病的治疗药物。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肝和脾是酒精性肝病的病位,湿、痰、气滞、瘀是慢性酒精性肝病的病性,证型主要为实证以及虚实夹杂,攻补兼施是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的主要原则,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清热利湿、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益气健脾。目前也有研究通过中药对慢性酒精性肝病进行治疗,如专利CN104208581A公开了一种预防酒精肝的中药保健口服液,利用多种中药药材制备得到;专利CN110279744A公开了一种保肝护肝复方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得到的中药制剂能改善酒精性肝损伤;专利CN104547911A也公开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中药制剂。但是中药疗效较慢,需用药量较多或长期用药,用药过多或用药不当,容易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适用于常用的预防性药食同源中药方的开发在慢性酒精性肝病的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药食同源中药材的功效及种类选择往往受限。因此,亟待找到一种高效且无毒副作用的预防和治疗慢性酒精性肝病的药食同源中药方。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防治酒精性肝病药物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药食同源药物组合物,以及其在防治慢性酒精性肝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慢性酒精性肝病的药食同源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药食同源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慢性酒精性肝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药食同源组合物在制备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或谷草转氨酶水平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药食同源组合物在制备降低肝脏丙二醛水平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药食同源组合物在制备提高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15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酵中草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黄氏痛痒灵外用药水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