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土工程边坡的防渗水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0752.0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4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E02D17/20;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鱼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4 | 代理人: | 吴云 |
地址: | 2627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土 工程 渗水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土工程边坡的防渗水结构,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一种岩土工程边坡的防渗水结构,包括坡体,还包括坡体上部设置的拦水渠,坡体的底部设有拦坝,拦坝远离坡体的一侧设有排水渠,坡体的表面覆盖设有一级防渗水层,拦水渠、一级防水层表面与排水渠对应连通,坡体与一级防渗水层之间设有二级防渗水层,二级防渗水层包括设置在坡体表面的第一地膜层、第一地膜层表面设置的碎石土层,还包括碎石土层表面设置的第二地膜层,拦坝与二级防渗水层相接触部分为透水层,拦坝内设有与透水层相邻的蓄水腔,蓄水腔与排水渠通过第一排水管连通。本发明解决了岩土工程边坡处理工程中,现阶段采用的边坡结构不能起到有效的防水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岩土工程边坡的防渗水结构。
背景技术
岩土工程:是欧美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在土木工程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技术体制。岩土工程是以求解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包括地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问题。
在岩土工程的边坡处理工程中,对边坡稳定造成不利影响的主要来源于地表水和地下水,而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形成主要是降雨。水是导致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能导致以下不利影响:坡体内的水将导致坡体结构自重增加,边坡下滑力也相应增加;坡体内的水会降低坡体结构的物理力学性能,降低边坡稳定性;坡体内地下水产生静水压力、渗透力等影响边坡稳定性。“治坡先治水”,对于边坡工程而言,通常优先考虑的是对于水的处理,即如何防止雨水及坡面水入渗。现阶段采用的边坡结构都不能起到有效的防水作用,使得水从表面深入地表进而渗入边坡土层,导致坡体结构自重增加最终诱发边坡下滑,造成滑坡事故,给让人们的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了一种岩土工程边坡的防渗水结构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土工程边坡的防渗水结构,解决了现有岩土工程边坡处理工程中,现阶段采用的边坡结构不能起到有效的防水作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岩土工程边坡的防渗水结构,包括坡体,还包括坡体上部设置的拦水渠,坡体的底部设有拦坝,拦坝远离坡体的一侧设有排水渠,坡体的表面覆盖设有一级防渗水层,拦水渠、一级防水层表面与排水渠对应连通,坡体与一级防渗水层之间设有二级防渗水层,二级防渗水层包括设置在坡体表面的第一地膜层、第一地膜层表面设置的碎石土层,还包括碎石土层表面设置的第二地膜层,拦坝与二级防渗水层相接触部分为透水层,拦坝内设有与透水层相邻的蓄水腔,蓄水腔与排水渠通过第一排水管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拦水渠与排水渠通过贯穿坡体、拦坝的第二排水管连通,拦水渠的底部设有与第二排水管连接的过滤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过滤器为圆筒状,过滤器内的上侧、下侧分别设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且第二过滤网的孔径小于第一过滤网的孔径,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之间的过滤器内设有浮球,拦水渠的底部呈凹形。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级防水层包括沙石层,沙石层的上表面设有碎石层,碎石层的表面设有混凝土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混凝土层与拦坝之间形成有积水沟,积水沟与排水渠通过贯穿拦坝的第三排水管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混凝土层与坡体通过加强柱连接,坡体的上部、下部均设有加强柱,且加强柱用混凝土制成,混凝土层、加强柱内设有钢丝网。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混凝土层的表面倾斜设有减缓水流的导流板,导流板引流的表面设计为阶梯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碎石土层内设有多块用于加强其自身结构的木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透水层由透水砖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科技学院,未经潍坊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0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