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环保型压差变送器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59843.2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66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池杭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海燕 |
主分类号: | G01L13/02 | 分类号: | G01L13/02;G01L13/06;G01L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517134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型压差 变送器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型压差变送器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压差变送器包括压差变送器本体,所述压差变送器本体右侧的中上端插装有两个相平行的导水条,导水条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吸水球,所述压差变送器本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框,固定框的上端开设有放料口,主要是为了当储料罐内的盐用完时,方便添加,固定框内部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集水球。通过锌柱、铜柱、转轴、接板、连接杆、弹板与储料罐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利用原电池原理,通过导线将压差变送器内的蓄电池给充满电,不需要随身携带干电池或者利用充电线来进行充电,方便了人们的操作,且不需要利用外接电源来为压差变送器内的蓄电池给充电,节约了电能,也保护了周围的环境。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04月18日,申请号为CN201910314245.4的发明名称为一种节能环保型压差变送器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环保型压差变送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压差变送器在液位,流量,差压,液量,比重方面大量运用,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工艺现场的其它信号变换成电信号后远传,核心部件是一个电容式压力敏感元件,由不锈钢膜片与固定电极构成一个电容,其值随压力变化而变,可提供低至0~±25Pa高至0~25000Pa的量程,输出为0-5V,0-10V,4-20mA,也可以特制为其他输出,在室温下精度为±1.0%FS,0.4%FS或0.25%FS,温度补偿范围在+5~+70℃,温度影响小于±0.6%FS/10℃。
但是,目前压差变送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装置内部有电才可以进行测量,之后,再将压差变送器放入需要待测的液位或者其他高温环境中,进行测量,但是,经常会出现由于压差变送器电量不够,导致测量的数据不准确,从而给工作人员提供的数据也不是正确的,工作人员发现后,需要先将压差变送器先充满电,一般情况,压差变送器有直接安装电池法供电,或者使用USB接口充电,使用安装电池法充电时,由于干电池不可重复利用,在丢弃时,比较污染环境,不利于环保,若用USB接口充电的话,充电线需要收纳好,不然的话容易丢失,以及用USB接口充电,不利于电力的节约,不能实现节能环保。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节能环保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环保型压差变送器,包括压差变送器本体,所述压差变送器本体右侧的中上端插装有两个相平行的导水条,导水条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吸水球,所述压差变送器本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框,固定框的上端开设有放料口,主要是为了当储料罐内的盐用完时,方便添加,固定框内部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集水球,集水球内部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锌柱与铜柱,所述集水球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轴,转轴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接板,所述转轴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弹板,所述集水球的右上侧螺纹连接有储料罐。
所述固定框内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柱,固定柱中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指示灯,所述固定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档板。
进一步的,所述导水条的左端贯穿并延伸至压差变送器本体的内部,且其从左至右由高至低设置,所述吸水球位于压差变送器本体的内部,主要是为了将压差变送器本体内的水导出压差变送器本体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锌柱与铜柱大小相等,所述锌柱位于连接杆的后侧,主要是为了不妨碍连接杆的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球的右上端固定安装有螺纹圈,所述弹板的直径与螺纹圈的直径相适配,主要是为了能够将螺纹圈堵住,避免储料罐内放置的盐撒漏出来。
进一步的,所述指示灯的右端贯穿并延伸至挡板的外部,指示灯位于挡板的内槽处。
(二)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型压差变送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海燕,未经曾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98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