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普适性仿真自动磨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59703.5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7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姚志浩;周标;董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7/10 | 分类号: | B24B7/10;B24B41/06;B24B41/02;B24B47/12;B24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普适性 仿真 自动 样机 | ||
本发明涉及到材料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普适性仿真自动磨样装置,该磨样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前后左右分别设有四个方位锁定扣,方位锁定扣与载体装置滑动连接,可以通过方向扣选择并固定其方向;压力控制装置通过调整自身的高度控制弹簧的压缩量,从而实现对固定装置的压力控制;在固定装置的下方设有试样四个夹持装置,分别位于固定装置的前后左右,通过旋转紧固试样;固定装置下面放有一个磨盘装置,磨盘装置在驱动装置的推动下前后往复移动,带动砂纸打磨试样。本发明可以解决手工磨样过程中产生的多面和倾斜现象,同时保证了试样磨痕方向的一致性,极大地提高了磨样的效率,方便试样后续的抛光,对提高金属材料设计研发效率有很大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材料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普适性仿真自动磨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逐渐提升,国家对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的需求更加急迫,尤其是基础研究领域。其中,在材料领域国外对其关键核心技术严格封锁,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基础研究领域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需要对材料进行打磨平整,以便用显微镜观察其内部的结构。但是,由于科研人员的技能水平以及材料的制备难易程度不一致,可能导致材料试样磨歪或者磨出多面的现象,这将严重影响材料内部组织结构的观察以及后续的分析。出现这种现象后,研究人员一般选择对试样进行重新制备,但是在重新制备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再次出现材料试样磨歪或者磨出多面的现象,这将严重阻碍材料的研发进度。因此,需要获得一种可以稳定而且成功率高的试样打磨手段,提高材料的研发效率,从而使我国在材料的基础研究领域可以赶上世界的先进步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试样磨歪或者磨出多面的现象,本发明专利设计了一种普适性仿真自动磨样装置,可以解决试样磨歪或者磨出多面的现象,同时极大地提高试样的制备效率和成功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普适性仿真自动磨样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固定装置,用于安装固定压力装置和待打磨试样;
压力装置,用于控制待打磨试样在打磨时的压力;
磨盘装置,用于对安装在所述压力装置上的待打磨试样进行打磨;
驱动装置,用于为所述磨盘装置提供打磨时的动力;
载体装置,用于承载所述固定装置、压力控制装置、磨盘装置和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压力装置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安装在所述载体装置的内部,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载体装置一端的顶部,且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设置在所述载体装置内部的磨盘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磨盘装置上端设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设置在所述压力装置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载体装置包括第一载体装置和第二载体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载体装置与第二载体装置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载体装置内部设有缸体,所述缸体的顶部中心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固定装置的主体通过方位锁定扣插入到所述缸体内部,所述固定装置的顶部通过方向扣限位,所述固定装置的底部的端部设有夹持装置;
所述压力装置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载体装置的内部,所述第一载体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载体装置上端的另一侧,且所述压力装置位于所述磨盘装置的上方;
所述磨盘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载体装置内部,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载体装置上端一侧,且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磨盘装置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压力装置包括压力控制旋钮、螺杆、第一高度控制弹簧、第二高度控制弹簧和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97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