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激光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9375.9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2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黎永坚;庄众;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创鑫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创鑫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67 | 分类号: | H01S3/067;H01S3/11;H01S3/16 |
代理公司: | 深圳瑞天谨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40 | 代理人: | 温青玲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激光器 | ||
本申请光纤激光器的第一谐振腔包括第四光栅、第一有源光纤以及第一反馈元件,所述第四光栅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反馈元件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有源光纤相连接,第二谐振腔包括第二光栅、第二有源光纤以及第二反馈元件,所述第二光栅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有源光纤连接所述第二反馈元件,且在第一谐振腔中或第二谐振腔中设有Q开关,所述泵浦源连接所述合束器泵浦端,所述合束器的信号端或输出端接入所述第二谐振腔并连接所述第二有源光纤,所述第二光栅的第二端或第四光栅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纤激光器的输出端口。本申请激光器的实现主被动双重调Q,有助于缩小光纤激光器的脉宽,提升峰值功率,拓展脉冲光纤激光器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激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纤激光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光纤激光器成为激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并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激光加工、激光医疗、光通信、国防军事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
目前光纤激光器中,基于光栅反馈形成稳定驻波再F-P腔内进行谐振,通过光纤的饱和吸收进行调制,当前被动调Q主要是基于石墨烯、碳纳米管、半导体饱和吸收镜等可饱和吸收调制方案,无法全光纤化,且成本较高。而单纯主动调Q虽实现全光纤化但是无法将脉宽压缩到很窄,同时难获得稳定的高能量脉冲。单被动调Q,单主动调Q两种方案在工业量产中均没有很好的应用空间。对于目前传统的光纤激光器而言,无法实现全光纤化的主被动双重调Q。
因此,提供一种可实现全光纤化、脉冲能量稳定、窄脉宽、高峰值功率、适用于工业量产的光纤激光器实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全光纤化、具有稳定高能量脉冲的、窄脉宽高峰值的光纤激光器。
为实现本申请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纤激光器,其包括第一谐振腔、第二谐振腔、泵浦源以及合束器,所述第一谐振腔包括第四光栅、第一有源光纤以及第一反馈元件,所述第四光栅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反馈元件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有源光纤相连接,所述第二谐振腔包括第二光栅、第二有源光纤以及第二反馈元件,所述第二光栅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有源光纤连接所述第二反馈元件,且在第一谐振腔中或第二谐振腔中设有Q开关,所述合束器包括泵浦端、信号端和输出端,所述泵浦源连接所述合束器泵浦端,所述合束器的信号端或输出端接入所述第二谐振腔并连接所述第二有源光纤,所述第二光栅的第二端或第四光栅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纤激光器的输出端口。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谐振腔位于所述第二谐振腔内、所述第一谐振腔与所述第二谐振腔交叠或所述第二谐振腔与所述第一谐振腔依次设置。
所述泵浦源在电激励下产生激光经由合束器进入第二有源光纤,形成自发辐射ASE宽带光谱,所述Q开关在关闭状态时,第二有源光纤内形成能量积攒,当所述Q开关开启时,所述第一反馈元件与所述第二反馈元件的反馈选择下,形成巨脉冲第一激光,所述第一激光波长在第一有源光纤吸收谱线内,所述第一有源光纤与所述内腔反馈单元和所述第四光栅形成激光谐振腔,在第一激光能量激励下,第一有源光纤对第一激光产生受激吸收,形成粒子数反转,通过第一反馈元件与第四光栅反馈形成更窄脉宽第二激光,第二激光通过第一有源光纤形再次成放大,所述第二激光经由激光器的输出端口输出。
本申请可以通过光栅的反馈调节,形成不同光子能量的激光输出,工作方式包含连续、脉冲。本方案可以通过Q开关的工作占空比调整外腔储存能量的大小,有助于缩小光纤激光器的脉宽,提升峰值功率,拓展脉冲光纤激光器的应用,且完全可实现全光纤化。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Q开关可以设置在所述第四光栅与所述第一有源光纤之间,或设置在所述第一有源光纤与所述第一反馈元件之间,或设置在所述第四光栅与所述第二有源光纤之间,或所述第二有源光纤与所述第二光栅之间设有所述Q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创鑫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创鑫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创鑫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创鑫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93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逆变器和用于测量电机中的相电流的方法
- 下一篇:高炉煤气脱硫净化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