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材保绿剂的制备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59175.3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8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梁立军;谢雪香;任鑫;孙芳利;王慧;邹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河源盛宴竹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K3/22 | 分类号: | B27K3/22;B27K3/32;B27K3/36;B27K3/5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1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材 保绿剂 制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材保绿剂的制备及其方法。本竹材保绿剂包含两种处理剂,分别为处理剂A和处理剂B;处理剂A主要由壳聚糖、铜盐和酸复配而成;处理剂B主要由铜盐和氨水或有机胺复配而成。经过本发明保绿剂处理后的竹材,竹青深绿色,能保持绿色,而且具有明显光泽和耐光性,且提高了处理材的颜色耐久性,处理方法简单,无毒,处理材无刺激气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材保绿剂的制备及其方法,旨在长久地使竹青保持绿色,防止竹青因受光照、生物等作用的影响而褪色。
背景技术
竹材是一种在中国广泛分布的生物质资源。竹材作为原料可用于竹建筑、竹工艺品、竹装饰品、竹质人造板及复合材等,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新采伐的竹材表面竹青颜色为绿色至深绿色,色泽鲜丽,具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竹材表面竹青颜色逐渐由绿色或深绿色变为灰色或黄色,色泽逐渐暗淡。如能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保持竹材的天然绿色,且在室内外环境下不褪色,则能丰富竹材颜色,拓宽其应用领域,提升竹材的使用价值。
竹材保绿是指通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处理使竹材保持原有的绿色的技术。现有技术主要是采用铜离子代替竹青叶绿素中的镁离子对竹材进行保绿,如用硫酸铜、环烷酸铜、醋酸铜、铜铬复合物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易褪色、处理材气味重或毒性大等缺点。
已有专利将壳聚糖和铜盐,如氯化铜、硫酸铜等反应,制备壳聚糖铜盐,将其溶于醋酸、盐酸等中制备成防腐防霉剂用于保护木材和竹材不受腐朽菌、霉菌和白蚁等破坏。
关于竹材保绿处理已有少量报道。采用0.5%的硫酸铜为处理液,在压力为0.005~0.01MPa罐中浸渍2~3h,再常压浸渍12h后干燥可得淡绿色。但是仅用硫酸铜所得颜色较淡,难以满足要求。张上镇用铜盐的甲醇或乙醇溶液对竹材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竹材为绿色,以甲醇为溶剂效果优于乙醇,但未对其颜色的稳定性未作进一步描述。且该方法由于用到甲醇,对人体有毒性。张上镇曾采用氧化铬-磷酸、氧化铬-铜盐-磷酸、氧化铬-铜盐-五氧化二砷对原竹进行保绿处理,铬盐对环境和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来源于虾蟹壳等废弃物的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环保的可再生资源,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行业。本申请将壳聚糖与铜盐相结合制备绿色原竹,由于壳聚糖本身具有抗菌性和耐光性,所制备保绿原竹耐光和抗菌虫效果较好。此外,壳聚糖是一种氨基多糖,能将铜离子固着于原竹中,防止铜离子流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新伐竹材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竹青绿色褪色,提供一种持久保持竹青自然绿色的一种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本申请采用壳聚糖将铜离子固着于竹材中,在保持竹青绿色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处理材的颜色耐久性,同时还具有抗菌性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一种竹材保绿剂:
本竹材保绿剂包含两种处理剂,分别为处理剂A和处理剂B;处理剂A主要由壳聚糖、铜盐和酸复配而成;处理剂B主要由铜盐和氨水或有机胺复配而成。
所述的处理剂A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为:
所述处理剂A的壳聚糖为分子量在5000到10万、脱乙酰度为85%以上的壳聚糖;所述处理剂A的酸为醋酸、盐酸、丙酸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处理剂A的铜盐是氯化铜、硫酸铜、醋酸铜中的一种。
所述的处理剂B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为:
铜盐 2.5~4.5
氨水或有机胺 4.5~10.5
水 93.0~85.0
所述的有机胺为乙醇胺。
二、一种竹材保绿剂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河源盛宴竹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农林大学;河源盛宴竹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91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