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挂车厢与车头连接处底部支撑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58329.7 | 申请日: | 2020-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9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于彬;郭祥祥;孙学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龙佳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S9/04 | 分类号: | B60S9/04;B62D53/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韩立峰 |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挂车 车头 连接 底部 支撑 结构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半挂车厢与车头连接处底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1)、支撑板(2)和升降机构(3),升降机构(3)安装于连接板(1)和支撑板(2)之间;
连接板(11)的上表面固定有两块相对设置的第一竖板(12),第一竖板(12)的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圆形通孔(13);连接板(11)的侧表面固定有第一承载板(14),第一承载板(14)的表面固定有第一定位圆筒(15),第一定位圆筒(15)的侧壁开有第一螺纹通孔(16),第一螺纹通孔(16)上安装有锁紧件(17),锁紧件(17)包括螺纹杆(1701),螺纹杆(1701)一端固定有拧盘(1702),另一端固定有弧形板(1703),螺纹杆(1701)与第一螺纹通孔(16)配合,拧盘(1702)位于第一定位圆筒(15)外侧,所述锁紧件(17)上的弧形块(1703)的沿螺纹杆(1701)径向方向的短边宽度小于条形通槽(25)的宽度,螺纹杆(1701)的直径小于条形通槽(25)的宽度,弧形块(1703)的弧形宽度大于条形通槽(25)的宽度,且弧形块(1703)与第二定位圆筒(24)的内壁配合;
支撑板(2)的表面固定有两块相对设置的第二竖板(21),第二竖板(21)的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三圆形通孔(22),支撑板(2)的侧面固定有第二承载板(23),第二承载板(23)的表面固定有第二定位圆筒(24),第二定位圆筒(24)的侧壁开设有沿轴向设置的条形通槽(25),第二定位圆筒(24)与第一定位圆筒(15)配合,第一定位圆筒(15)套设于第二定位圆筒(24)上;
升降机构(3)包括两根第一轴杆(31),第一轴杆(31)通过轴承安装于两块第一竖板(12)上;第一轴杆(31)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33),第一连杆(33)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轴杆(34),第二轴杆(34)的两端还活动连接有第三连杆(35),四根第三连杆(35)之间通过第三轴杆(36)活动连接,第三连杆(3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四轴杆(37),第四轴杆(37)的两端还活动连接有第四连杆(38),第四连杆(38)活动连接与第五轴杆(39)上,第五轴杆(39)通过轴承安装于两块第二竖板(21)上;第一轴杆(31)、第一连杆(33)、第三连杆(35)、第四连杆(38)和第五轴杆(39)形成菱形结构;第二轴杆(34)上贯穿固定有连接筒(3401),连接筒(3401)与第二轴杆(34)垂直且位于第二轴杆(34)的中部,连接筒(3401)的内壁开设有螺纹,连接筒(3401)内安装有螺纹轴(3402),螺纹轴(3402)与连接筒(3401)螺纹配合,两个连接筒(3401)内设置的螺纹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挂车厢与车头连接处底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孔(11),螺栓穿过第一圆形通孔(11)将整个支撑结构固定于半挂车厢与车头连接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挂车厢与车头连接处底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杆(31)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齿轮(32),两个第一齿轮(32)啮合;第五轴杆(39)的一端还固定有两个第二齿轮(3901),两个第二齿轮(3901)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挂车厢与车头连接处底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与螺纹轴(3402)配合使用的还有把手,通过把手可使螺纹轴(3402)旋转,不使用时,放置于工具箱或汽车驾驶室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挂车厢与车头连接处底部支撑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拧转锁紧件(17)的拧盘(1702),使弧形块(1703)沿竖直方向且不与第二定位圆筒(24)接触;
第二步、将把手套设在螺纹轴(3402)上,旋转螺纹轴(3402),使两根第二轴杆(34)相对移动,支撑板(2)向下移动,直至接触地面;
第三步、拧转锁紧件(17)的拧盘(1702),弧形块(1703)旋转并与第二定位圆筒(24)的内壁抵接,锁死支撑板(2)的位置,使整个支撑结构处于支撑状态;
第四步、支撑操作结束后,拧转锁紧件(17)的拧盘(1702),使弧形块(1703)沿竖直方向且不与第二定位圆筒(24)接触;
第五步、反向旋转把手,使两根第二轴杆(34)相向移动,支撑板(2)向上移动,直至到达目标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龙佳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龙佳交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832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喷涂用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多维城市快速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