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氧化反应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6813.6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9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双龙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姜艳华 |
地址: | 225251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氧化 反应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氧化反应器,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絮凝池以及反应池,其中絮凝池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絮凝池与反应池底部设置有相通管,所述反应池内部由底部向上部依次设置有亚硝化区,填料层以及膜处理区,所述絮凝池内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设置多片且通过安装套固定至旋转轴上,所述旋转轴通过絮凝池顶部盖板上设置的电动机带动,所述絮凝池底部靠近进水口一侧设置有加药口,絮凝池内设置有溢流槽,且溢流槽开口靠近絮凝池顶部,溢流槽底部连接相通管,所述溢流槽内设置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氧化反应器。
背景技术
利用好气菌类,在氧气存在时条件下对有机污水进行生物处理时方法,称为生物统化处理。生物氧化处理包括有活性污泥法、滴滤池法、曝气法及间断沙过滤法等。在处理装置中为使污水、氧气及生物三者间进行充分接触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为了使好气菌繁殖应充分供给空气及粪便等营养物,维持适当的PH和液温,防止杀害好气菌类的率物混人。生物氧化的第一阶段是碳化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氮化物生成氢。同时,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产生絮凝物。第二阶段是氨和部分甚至全部絮凝物氧化成硝酸盐及碳酸盐为止。
现有技术中的生物反应器,为一体制造的反应器,反应器上设置有进出水口以及多级氧化反应区,污水进入后,由于污水中存在着较多的颗粒杂物甚至杂草等物质,在反应池内长期堆积会堵塞反应器,甚至会接触好气菌影响好气菌生存环境。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生物氧化反应器,本装置杂物去除效果好。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生物氧化反应器,包括絮凝池以及反应池,其中絮凝池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絮凝池与反应池底部设置有相通管,所述反应池内部由底部向上部依次设置有亚硝化区,填料层以及膜处理区,所述絮凝池内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设置多片且通过安装套固定至旋转轴上,所述旋转轴通过絮凝池顶部盖板上设置的电动机带动,所述絮凝池底部靠近进水口一侧设置有加药口,絮凝池内设置有溢流槽,且溢流槽开口靠近絮凝池顶部,溢流槽底部连接相通管,所述溢流槽内设置过滤装置。
优选的,反应池底部设置有缓冲区,所述缓冲区连接外部排泥管。
优选的,所述溢流槽内设置的过滤装置为多片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卡设在溢流槽槽壁上。
优选的,所述反应池外壁上通过卡扣固定有气管,所述气管连接空气压缩机,所述气管连接反应池内部曝气管,所述反应器内设置至少两根曝气管。
优选的,所述反应池顶部密封设置,且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上铰接有第二盖板。
优选的,所述反应池顶部还设置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伸入反应池。
优选的,所述过滤池与反应池底部设置的相通管内还设置有电磁阀。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内部设置的絮凝池进行絮凝,而且可以进行加药加速絮凝,配合螺旋叶片的缓慢上升,使得污水絮凝效果好,进入溢流槽内后进入至反应池,其中,溢流槽内设置有多片过滤网,且过滤网网眼较大,可以滤除颗粒较大的杂质,将污水中的杂质充分过滤掉,同时在反应池内设置了缓冲区,缓冲区连接的排泥管将底部沉积的污泥砂石沉积并通过排水管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絮凝池;2、反应池;3、螺旋叶片;4、溢流槽;5、过滤筛板;6、相通管;7、电磁阀;8、排泥管;9、缓冲区;10、亚硝化区;11、填料层;12、膜处理区;13、气管;14、空气压缩机;15、曝气管;16、液位计;17、透气孔;18、第二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双龙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双龙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68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肿瘤乳酸微环境相关非编码小RNA分子谱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弹簧支撑护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