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蹲成型座椅的腰椎牵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56247.9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7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徐爱玉;王杰;姜婷;覃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爱玉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A61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朱广 |
地址: | 266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蹲 成型 座椅 腰椎 牵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蹲成型座椅的腰椎牵引装置,一对升降插杆自下而上依次竖直穿过下支撑块和上支撑块;升降插杆的上端螺接有限位螺母;升降插杆成型有齿条;齿条的下端面上成型有抵靠柱;座椅板支架的上侧的水平部左端成型有升降槽;一对齿条升降设置在升降槽内并且竖直滑行设置在升降槽的相应侧的侧壁上;升降槽的一对竖直部右上部之间枢接有前后方向的旋转中心柱;旋转中心柱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有驱动齿轮、中部固定有座椅板;驱动齿轮与相应侧的齿条啮合。本发明在腰椎牵引过程中,下蹲成型座椅在使用者下蹲时自动组合成座椅,供使用者使用,减轻使用者的疲劳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腰椎牵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蹲成型座椅的腰椎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腰椎牵引是利用牵拉力与反牵拉力作用于腰椎,通过向相反方向的牵拉来达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目的。腰椎牵引可使腰椎间隙增大,主要是腰3、4、5,骶1间隙。根据研究表明,腰椎间隙在牵引后较牵引前增宽1.5~2.5mm,椎间隙的增宽可使其内成为负压,加之后纵韧带的紧张,有利于突出的髓核部分还纳或改变其与神经根的关系。椎间隙的增大,关节突关节的拉开,使椎间孔恢复正常的外形,从而解除对神经根的挤压。牵引还可使腰椎得到充分的休息,减少运动的刺激,有利于组织充血、水肿的吸收、消退,还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压力。
现有一种腰椎牵引器,由于后背出设置有牵引气缸等牵引元件,所以需要使用者站立,却无法使用其他舒适的姿势,这样大大的减少了使用者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一种腰椎牵引器舒适性不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下蹲成型座椅的腰椎牵引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下蹲成型座椅的腰椎牵引装置,包括下蹲成型座椅装置和腰椎牵引单元;腰椎牵引单元包括上侧的上束缚带和下侧的下束缚带;上束缚带的外表面右端固定有上支撑块;下束缚带的外表面右端固定有下支撑块;下支撑块的上端面上固定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牵引气缸;上支撑块固定在一对牵引气缸的活塞杆上端;下蹲成型座椅装置包括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升降插杆和开口朝下设置的“凵”字形的座椅板支架;一对升降插杆自下而上依次竖直穿过下支撑块和上支撑块;升降插杆的上端螺接有限位螺母;升降插杆成型有齿条;齿条的下端面上成型有抵靠柱;座椅板支架的上侧的水平部左端成型有升降槽;升降槽的前后侧壁分别与座椅板支架的一对竖直部靠近的端面平齐并且升降槽的左端不封口;一对齿条升降设置在升降槽内并且竖直滑行设置在升降槽的相应侧的侧壁上;升降槽的一对竖直部右上部之间枢接有前后方向的旋转中心柱;旋转中心柱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有驱动齿轮、中部固定有座椅板;座椅板支架的水平部下端面前后两端成型与相应侧的驱动齿轮配合的避让槽;驱动齿轮与相应侧的齿条啮合;座椅板支架的前后端面上分别弹性插设有限位插销;齿条的下部成型有与相应侧的限位插销配合的限位插孔;下支撑块的右端面超出上支撑块的右端面;下支撑块超出上支撑块的部分穿过并且螺接有限位螺栓;座椅板位于一对齿条靠近的端面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当座椅板水平状态时,座椅板支架的水平部的下端面抵靠住座椅板的上端面并且限位插销前后方向插设到相应侧的限位插孔内;限位插销的下端面与座椅板支架的下端面平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升降插杆的下部固定有重量支撑板;重量支撑板位于下支撑块的下方;下支撑块的下端面上固定有弹簧;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座椅板支架的上端面上;重量支撑板的右端成型有供限位螺栓穿行的竖直避让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抵靠柱的下端成型有半球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一对限位插销远离的一端成型有拉簧支撑板;限位插销上套设有拉簧;一对拉簧靠近的一端固定在座椅板支架的相应侧的端面上、远离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一对拉簧支撑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腰椎牵引过程中,下蹲成型座椅在使用者下蹲时自动组合成座椅,供使用者使用,减轻使用者的疲劳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爱玉,未经徐爱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62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