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汞体温计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55582.7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70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方振雷;范恒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方达药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5/02 | 分类号: | G01K5/02;G01K5/2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三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0 | 代理人: | 潘光亮 |
地址: | 236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温计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无汞体温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原料准备:原料包括制备体温计所需的玻璃管、钳缩管、毛细管及感温液;
步骤2,玻璃管处理:将步骤1准备的玻璃管经过拉肩机对其进行拉肩,玻璃管的两端进行初步灼烧,在传送带的作用下,玻璃管的中央位置通过拉肩机上设置的灼烧部对其进行灼烧软化,两端拉动机械手夹紧玻璃管的两端并将玻璃管拉长,之后在中央位置设置的切刀作用下将玻璃管切成两个外管,经切刀处理的外管的一端为细长端;
步骤3,钳缩管处理:将步骤1准备的钳缩管通过测量机进行测量,并通过对钳缩管的端口进行灼烧,从而使得钳缩管的端口出现喉结状;
步骤4,钳缩处理:将步骤1准备的毛细管一端插入步骤3处理后钳缩管设置喉结状的一端,并对其结合位置进行烧结处理,之后将喉结状一侧多余的钳缩管切除,预留20-30mm长度的钳缩管,得到内芯管;
步骤5,烘干处理:将步骤4得到的内芯管设置钳缩管的一端插入外管内,在外管的内部放置限位铁片将内芯管限定在中央位置,之后将外管转移至烘箱内部,加热至560℃,保温30-40min,之后自然冷却至200℃后打开烘箱将外管取出;
步骤6,封泡处理:对步骤5烘干后的外管细长端进行封泡处理,通过灼烧外管细长端,之后通过机械手将多余部分夹断,将外管细长端端口封闭并将钳缩管与外管烧结;
步骤7,灌装前处理:将步骤6封泡后的外管放置在铁箱内部,所述铁箱顶部敞开,所述铁箱的内部设置有溢流管,所述外管封闭的一端朝上放置,之后将铁箱放置在烘箱内部,烘箱温度为250-300℃,2-3h后自然冷却至40-50℃取出,将铁箱放置在灌装机内部;
步骤8,灌装感温液体:灌装机的内部设置有分子真空泵,灌装机外部连接储液仓,储液仓内部放置感温液体,首先对灌装机内部抽真空,保持灌装机内部处于低真空状态30-40min,之后再次抽真空,保持灌装机内部处于高真空状态8-9h,将感温液体灌入灌装机内部,灌装机内部的压力将感温液体通过毛细管进入钳缩管内部,之后恢复正常压强,开盖后使用风扇降温,之后将其盖上,加压2h之后取出;
步骤9,复溢处理:将步骤8灌装之后的体温计通过复溢机处理,设置复溢机的复溢温度为48℃,体温计内部多余的感温液体通过毛细管的端口排出,并且通过设置灼烧部对复溢后的毛细管端口进行烧结,使其封闭,之后对其进行冷冻离心处理;
步骤10,第一次测温:将体温计设置钳缩部的一端放置在加热装置内部,设置加热温度为43℃,加热完成后在感温液体到达处的体温计的外管上划线做标记,之后对其进行冷冻离心处理;
步骤11,掐芯处理:使用掐芯机对步骤10测温后的体温计进行掐芯处理,去除体温计内部多余的毛细管,通过在掐芯头设置灼烧部,掐芯头插入体温计内部,去除多余毛细管,并将其带出;
步骤12,第二次测温:分别设置37℃与41℃作为加热温度,并在感温液体到达处的体温计的外管上划线标记,之后通过冷冻离心处理将感温液体离心至钳缩部;
步骤13,分号处理:对步骤12处理后的体温计进行分号处理,将体温计放置在分号机上,分号机对划线处进行感应,根据划线处之间的间距对其进行分类,将37℃与41℃之间的距离相近的体温计放置在一起;
步骤14,装配刻度:在步骤13处理后的体温计内部放置备好的刻度纸片,首先将刻度纸片的背面刷胶,之后将其放入体温计的内部,放入后对其进行烘干,加速胶水的固化,烘干温度设置为38-42℃;
步骤15,封头:装配刻度之后,对体温计进行封头处理,通过在封头机对体温计远离钳缩部的一端进行灼烧,之后通过夹头去除多余的外壳,并将外壳端口封闭,得到成品体温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汞体温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通过使用测量机,将钳缩管的一端连接测量设备,通过对测量设备内部的感温液体加压,从而使得感温液体上移,并在同时对钳缩管的另一端进行灼烧,当感温液体上升一定高度时,取下灼烧后的钳缩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汞体温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处理后对钳缩管未与毛细管结合的一端使用针头将其扩大成喇叭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方达药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方达药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55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游艇用的防腐性能好的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动式重力感应翻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