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防污手机膜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55456.1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4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旻澍;林文倩;陈言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9J7/25 | 分类号: | C09J7/25;C09D163/00;C09D5/16;C09D7/62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郭金华 |
地址: | 361024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防污 手机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污手机膜,一种新型防污手机膜,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防污耐磨层、PET基层与硅胶涂层;其中防污耐磨层的厚度为20‑30μm,PET基层厚度为0.2‑0.3mm,硅胶涂层的厚度为10‑20μm;本发明制备的新型防污手机膜不仅具有较好的防污效果,还具有优异的硬度与透光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手机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污手机膜。
背景技术
手机是现代人中必不可少的通讯设备,随着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手机几乎成了人们时刻不可离身的用品。手机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多会在其屏幕上贴附一层手机膜,用于防止使用过程中屏幕被刮伤。
现有的手机膜在使用过程中,其表面容易粘附指纹、粉尘等脏污不易清理,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防污手机膜。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新型防污手机膜,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防污耐磨层、PET基层与硅胶涂层;其中防污耐磨层的厚度为20-30μm,PET基层厚度为0.2-0.3mm,硅胶涂层的厚度为10-20μm;
防污手机膜制备过程中先于PET基层下表面制备硅胶涂层,再于PET 基层的上表面制备防污耐磨层。
进一步的,所述硅胶涂层由有机硅压敏胶涂布于PET基层下表面烘干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硅压敏胶选用粘合剂KL-2620硅胶。
进一步的,所述防污耐磨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氟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将BPA与ECH加入到反应釜中,在50-60℃下混合5-10min,接着向混合体系中加入氢氧化钠,反应160-180min后向反应体系继续加入氢氧化钠并在60-70℃,15kPa-30kPa的真空度下继续反应1小时,然后向体系中加入三氟乙醇进行封端反应,封端反应45-60min 后制得氟改性环氧树脂;
b)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将纳米二氧化硅超声分散于乙醇溶液中,接着向超声分散后的混合液中加入硅烷偶联剂,并在65℃下反应50-60min,制得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c)将氟改性环氧树脂与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混合均匀,接着将混合组分均匀涂布于PET基层的上表面,然后在60-70℃,0.3-0.5Mpa 的真空度下干燥8-12min,制得上述防污耐磨层。
进一步的,步骤a)中ECH与BPA的摩尔比为2.0-2.3:1;氢氧化钠总加入量与BPA的摩尔比为1.30-1.45:1;其中氢氧化钠首次加入量与氢氧化钠二次加入量的质量比为1-2:3;三氟乙醇的加入量为反应体系总重量的4-6%。
进一步的,步骤a)中制得的氟改性环氧树脂的分子量为3200-3500。
进一步的,步骤b)中纳米二氧化硅:乙醇: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 3-5:60-72:1.5-2.8。
进一步的,步骤c)中氟改性环氧树脂与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4:1。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制备的新型防污手机膜不仅具有较好的防污效果,还具有优异的硬度与透光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手机膜表层的防污耐磨层由氟改性环氧树脂与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构成;其中氟改性环氧树脂通过向环氧树脂中引入含氟组分减小了涂层的表面能,提升了涂层的疏水性,同时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加入会于涂层表面形成微型凸起,进一步提升涂层的疏水防污效果与硬度,延长了手机膜的使用寿命,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54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