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联式热泵烘干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式热泵烘干机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55130.9 | 申请日: | 2019-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6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发;王晓红;陆飞荣;黄雨晴;胡乾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21/06 | 分类号: | F26B2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秦琼 |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联式热泵 烘干 控制 方法 装置 机组 | ||
本申请涉及多联式热泵烘干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式热泵烘干机组,属于热泵烘干控制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获取烘干末端的开机数量占比,获取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以及获取待烘干物所对应的时间‑温度控制参数;根据开机数量占比、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及时间‑温度控制参数,得到热泵压缩机的输出频率;控制热泵压缩机按输出频率运行。通过本申请,有助于实现热泵压缩机输出与多烘干房需求的动态平衡,有助于使各烤房满足均满足烘干工艺的要求,进而有助于保证各烘干房的烘干品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热泵烘干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联式热泵烘干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式热泵烘干机组。
背景技术
热泵烘干机组可以应用于食品、药材、木材、农副产品、工业品等的烘干脱水,具体将待烘干物放置于烘干房内,并通过热泵烘干机组向烘干房内输送热空气,将待烘干物中的水分带走,实现烘干的目的。
具体应用中,常见的是普通热泵烘干机组,其配置是一台室外机配置一台室内机,一套普通热泵烘干机组只供一座烘干房烘干。对于连片的烘干房群,若采用普通热泵烘干机组,就是有多少烘干房就需要配置多少套普通热泵烘干机组,显然的是,每套普通热泵烘干机组所均配置的室外机会形成购买成本、占地成本等方面的增加。对于上述问题,采用多联式热泵烘干机组则可以较好地解决,多联式热泵烘干机组其配置是一台室外机配置多台室内机,每台室内机对应作用于一个烘干房,能实现一台室外机带动多台室内机对烘干房群下的多个烘干房进行烘干。
从综合成本方面考虑,在烘干房群情况下,采用多联式热泵烘干机组是一种较佳的选择。但需要考虑的是,将多联式热泵烘干机组应用于烘干房群情况下,用户很难能够同时观察每个烤房的状态,用户在对某一个烘干房的烘干末端进行调整后,可能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会影响到其他烘干房间,但用户却不能及时知道。因而,在将多联式热泵烘干机组应用于烘干房群情况下,多联式热泵烘干机组的自动控制是优选选择,同样地,在多联式热泵烘干机组的自动控制方面,也要考虑到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多联式热泵烘干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式热泵烘干机组,有助于实现热泵压缩机输出与多烘干房需求的动态平衡。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联式热泵烘干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烘干末端的开机数量占比,获取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以及获取待烘干物所对应的时间-温度控制参数;
根据所述开机数量占比、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及所述时间-温度控制参数,得到热泵压缩机的输出频率;
控制热泵压缩机按所述输出频率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开机数量占比、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及所述时间-温度控制参数,得到热泵压缩机的输出频率,包括:
计算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温差,其中,所述目标温度通过所述时间-温度控制参数得到,其中,所述时间-温度控制参数形成多个控制阶段,每个所述控制阶段对应一个所述目标温度;
根据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温差,得到第一变量和第二变量;其中,所述第一变量为根据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温差得到的统计值;所述第二变量为运行中的各个烘干末端对应烘干空间的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温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
结合所述第一变量与计算常数来产生第一结合结果,以及结合所述第二变量与所述开机数量占比来产生第二结合结果,其中,所述计算常数通过所述时间-温度控制参数在各个所述控制阶段形成的时间-温度控制线的斜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51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