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孔空心硅球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3862.4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2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风光;徐少晨;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少晨 |
主分类号: | C01B33/021 | 分类号: | C01B33/021;C01B19/02;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8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心 制备 方法 | ||
一种介孔空心硅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水热法制备Te纳米颗粒,以此为模板剂;其次,将上述Te纳米颗粒分散在无水乙醇中,并向其中加入适量的Te纳米线(直径在10nm左右),超声分散,形成稳定的悬浮溶液;再次,向上述悬浮液中加入TEOS,同时调整反应体系的pH;搅拌反应2h后,将反应物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至中性;最后,将上述产物在超声条件下分散在低浓度的碱性溶液中,以除去Te纳米线和Te纳米颗粒,进而得到了具有介孔空心结构的硅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介孔空心硅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介孔材料的孔径为2-50nm,其介于微孔(小于2nm)和大孔(大于50nm)之间,具有许多优异的特性,如高度集中的孔径分布、有序规律的孔道结构、较好的结构稳定性等特点,一直是这些年的研究热点之一。在众多的介孔材料中,介孔硅材料是一种具有典型代表和突出应用价值的介孔材料,其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和结构可控性,在药物负载释放、催化剂、可控有序合成以及能量存储转换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尤其是以复旦大学的赵东元院士课题组最具有代表性。
截止目前,对于介孔硅材料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模板剂法(软模板和硬模板)、超声法以及高温分解法等。对于介孔材料的形成机理,目前也有很多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液晶模板法、电荷密度相适应法以及硅酸盐机理法等。
对于上述方法中,模板剂法是制备介孔硅材料最常用和最方便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模板剂有阳离子型、gemini型、bola型、氟化表面活性剂、CTAB、PVP、P123、F127等软模板剂,还包括如碳酸钙微球、氧化锌微球、氧化钛、氧化铁以及聚苯乙烯微球等硬模板剂。
对于上述模板剂中的大部分而言,在反应结束后都需要额外增加一步煅烧以除去介孔中的模板剂从而实现介孔孔道的暴露。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模板剂,其不需要使用煅烧的方法即可得到介孔空心硅球,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不但简化了实验过程,还具有节能高效的特点,因此,具有很好的实际价值。
参考以下现有技术:
1、Shape-Tunable Hollow Silica Nanomaterials Based on a Soft-TemplatingMethod and Their Application as a drug Carrier;
2、Synthesis of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3、Shape-Tunable Hollow Silica Nanomaterials synthesis by an inorganicparticle template method;
4、Template-assisted Synthesis of Janus Silica nanobowls;
5、Facial synthesis of diamine-functionalized hollow mesoporous silicaspheres with self-templating method。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使用一种新的模板剂,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制备出介孔材料后还需要进行煅烧才能将介孔充分暴露,该方法由于不需要使用煅烧等工艺,因此,相对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简单高效和节能环保的优势。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一种介孔空心硅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通过水热法制备Te纳米颗粒,以此为模板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少晨,未经徐少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38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