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性双核阳离子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3134.3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5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朋;杨倩莹;张花红;张大帅;韩雪玲;史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9K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000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性 阳离子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性双核阳离子铂配合物,其分子式为[(‑)‑(C^N^N)Pt]2dppCl2,其中阴离子为氯离子,(‑)‑(C^N^N)为(‑)‑4,5‑蒎烯‑6'‑苯基‑2,2'‑联吡啶,dpp为双(二苯基膦)烷烃。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手性双核阳离子铂配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得的手性双核铂配合物表现出明显的圆偏振磷光活性,具有较高的不对称因子,可广泛用于3D显示、量子计算、生物检测与探针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圆偏振发光材料制备及其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圆偏振磷光活性的双核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圆偏振发光(CPL)是指手性物质(或者手性发光体系)在光的激发下发射出不同强度的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的特殊光学现象。CPL光谱不仅能提供手性发光体系的激发态结构特征信息,而且能为研究手性信号的产生、转移、增强等机制提供分析方法,在3D显示、量子计算、生物检测与探针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CPL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新型发光材料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目前,同时具有高不对称因子和高发光效率的手性材料依然少有报道。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生成单线态和三线态的几率分别为25%和75%,对荧光材料而言,它只能通过单线态发光,因而荧光材料制备的器件最大内量子效率为25%。而对磷光材料而言,它能够同时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其中单线态先通过系间窜越转变为三线态,再通过三线态发光,其制备的器件内量子效率理论上可达到100%,因此能获得更高发光效率的器件。当在手性有机发光材料中引入铂原子时,由于强的旋轨耦合作用,化合物会发出高效率的磷光。Crassous教授将Pt原子引入螺烯配体中,观察到明显的CPL信号;虽然Pt原子不是立体中心,但由于Pt原子轨道与螺旋配体的π轨道发生共轭效应以及Pt原子大的旋轨耦合常数,最后体系发射出的CPL信号是来源于三重态的圆偏振磷光。Fuchter教授利用上述的螺烯功能化铂配合物制备了圆偏振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呈现出较好的亮度(222 cd/m2)和较高的
尽管螺烯功能化铂配合物制成的圆偏振有机发光二极管(CP-OLEDs)gEL已达到−0.38,可能成为实际应用中一个优秀的候选材料,然而,利用配位化学手段来改造手性分子结构进而精准调控手性分子激发态结构及相应CPL活性仍面临诸多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性双核阳离子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优选不同桥联长度的双(二苯基膦)烷烃,可以得到具有不同分子内Pt···Pt相互作用的手性双核铂配合物,并且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圆偏振磷光活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性双核阳离子铂配合物,其分子式为[(-)-(C^N^N)Pt]2dppCl2,其中阴离子为氯离子,(-)-(C^N^N)为(-)-4,5-蒎烯-6'-苯基-2,2'-联吡啶,dpp为双(二苯基膦)烷烃,结构式分别为:
上述手性双核阳离子铂配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前驱体单核(-)-4,5-蒎烯-6'-苯基-2,2'-联吡啶铂氯配合物(-)-(C^N^N)PtCl的制备:将0.02~0.06mol/L的(-)-4,5-蒎烯-6'-苯基-2,2'-联吡啶和0.02~0.04mol/L的氯亚铂酸钾溶于乙酸溶液中,并在氩气保护和温度为60~110℃条件下加热搅拌24~72小时,有沉淀生成,过滤后将所述沉淀水洗、真空干燥得黄色产物即为(-)-(C^N^N)PtC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师范大学,未经海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31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