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检测跟踪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3121.6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7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程德心;夏良俊;王婷;卫扬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光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66 | 分类号: | G01S13/66;G01S13/86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谢洋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光谷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检测 跟踪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检测跟踪方法和装置,获取周边环境图像,并基于已训练的车辆检测模型检测周边车辆,获取周边车辆的位置信息和大小信息;基于相机成像原理和周边车辆的位置信息、大小信息获取与周边车辆的相对位置信息,并基于毫米波雷达测距对所述相对位置信息进行修正。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检测出周围车辆,获取其位置和大小信息,通过对图像采用数据增强、前后景分离等手段,增加前景比例,排除环境干扰,提高跟踪效果,对检测出的物体进行了图像增强,扩充样本量,提升跟踪精度;同时采用图像计算的距离和毫米波雷达测得的距离进行融合,既有毫米波雷达精确度高的优点,又有高速摄像头帧率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检测跟踪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天花板逐渐见顶,互联网与实体行业如农业、工业、建筑行业和服务行业等传统行业的数字融合将成为新的趋势,产业互联网结合5G和云计算等技术将加快实体经济转型。汽车作为产业互联网场景下必不可少的智能移动设备,随着新一代的汽车技术革命如新能源、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的创新,将结合不同落地场景打造可复制循环的商业模式闭环。
自动驾驶是指智能汽车通过安装配备在车上的传感器设备(包括2D摄影视觉感知、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感知汽车周围的驾驶环境,结合导航的高精度地图,进行快速的运算与分析,在不断模拟和深度学习潜在的路况环境并作出判断,进一步借助算法规划汽车最理想或最合适的行驶路线及方式,再通过芯片反馈给控制系统进行刹车、方向盘控制等实际操作动作。
自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一个采样、处理及反馈的过程,以使得汽车行驶的状态能够应对周边环境,检测周围车辆并测距是无人自动驾驶中不可或缺的功能。目前主流的方法是采用单目摄像头采集数据,利用检测算法检测出车辆,再利用跟踪算法跟踪目标区域,大量缩短时间以达到实时检测效果。同时采用小孔成像原理,计算目标车辆的相对位置,过近时报警或者采取制动功能。该方法比较成熟,但在跟踪阶段,由于复杂环境的干扰,跟踪效果往往不佳,必须经常检测校正,同时单目测距的精度较差,也很难准确估计与周围车辆的距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检测跟踪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复杂环境的干扰,跟踪效果往往不佳,必须经常检测校正,同时单目测距的精度较差,也很难准确估计与周围车辆的距离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检测跟踪方法,包括:
获取周边环境图像,并基于已训练的车辆检测模型检测跟踪周边车辆,获取周边车辆的位置信息和大小信息;
基于相机成像原理和周边车辆的位置信息、大小信息获取与周边车辆的相对位置信息,并基于毫米波雷达测距对所述相对位置信息进行修正。
作为优选的,基于已训练的车辆检测模型检测跟踪周边车辆前,还包括:
获取周边车辆的图像信息并进行背景分割,分割出车辆区域图像,对所述车辆区域图像进行前景背景分离处理,得到车体部分图像;
对所述车体部分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处理,以扩充车体部分图像样本,并基于所述车体部分图像样本进行机器学习,得到车辆检测模型。
作为优选的,所述图像增强处理包括平移、旋转和缩放。
作为优选的,基于相机成像原理和周边车辆的位置信息、大小信息获取与周边车辆的相对位置信息,具体包括:
基于获取的周边车辆的位置信息及大小信息和相机参数信息,通过小孔成像原理算出与周边车辆的相对位置信息。
作为优选的,并基于毫米波雷达测距对所述相对位置信息进行修正,具体包括:
对同一时刻通过周边环境图像获取到的周边车辆的相对位置信息,以毫米波雷达获取的位置数据为基准进行修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光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光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31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