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回收危废气的处理装置及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52797.3 | 申请日: | 2019-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7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金竹林;卢燕;金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南环亚源铜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46/30;B01D46/4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2611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废气 处理 装置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回收危废气的处理装置及工艺,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一种铜回收危废气的处理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设置有转盘,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驱动转盘间歇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转盘上沿其周向可拆卸连接有若干活性炭过滤组件,所述转盘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与活性炭过滤组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进气管、出气管与活性炭过滤组件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本发明具有可以连续处理废气和提高处理效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铜回收危废气的处理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电路板构造主要是于一玻璃纤维板上以树脂粘胶贴粘一铜箔片所构成,而在电路板的使用时又会有大量的裁切废料产生,因此在该等废弃的电路板上仍有许多经济价值极高的铜箔值得回收。现有技术中通过“三级破碎+气流分选”,使废电路板达到可选粒径;通过静电分选机分离出有机物与金属,使得含铜粉料与非金属(环氧树脂粉末)分开,得到含铜粉末,送制砖系统进行熔炼。
在公开号为CN110170242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子废料、废气处理系统,依次连接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电子废料冶炼装置、骤冷装置、布袋收尘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碱液喷淋装置和废气排放烟囱。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为两或三层以上活性炭纤维绵组成。
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活性炭虽然可以吸附废气和粉尘,但是,活性炭吸附达到饱和状态后,需要进行更换,而更换活性炭时废气处理系统需要停机,进而影响废气处理工作,降低废气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回收危废气的处理装置及工艺,其具有可以连续处理废气和提高处理效率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回收危废气的处理工艺,其具有可以连续处理废气和提高处理效率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铜回收危废气的处理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设置有转盘,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驱动转盘间歇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转盘上沿其周向可拆卸连接有若干活性炭过滤组件,所述转盘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与活性炭过滤组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进气管、出气管与活性炭过滤组件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冶炼烟气经过急冷塔冷却至150℃左右,从进气管进入活性炭过滤组件,有害气体和粉尘被活性炭吸附,净化后的气体从出气管排到下一工序进行处理。由于活性炭是定期更换的,所以可以根据使用时长判断活性炭是否吸附饱和或接近饱和,当活性炭吸附饱和时,驱动组件驱动转盘转动,密封组件可以避免气体泄漏,使下一个活性炭组件转动至进气管和出气管之间,从而完成自动更换,本发明不需要停机就能更换活性炭,可以连续处理废气,提高处理效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块和密封圈,所述转盘朝向进气管和出气管的两侧壁沿其周向开设有环槽,所述密封块位于环槽内且与环槽滑动连接,所述密封块分别与进气管和出气管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位于密封块与环槽内壁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块在环槽内滑动时,密封圈可以密封密封块和环槽内壁的间隙,从而避免气体泄露。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活性炭过滤组件包括筒体、活性炭颗粒和滤网,所述滤网位于筒体的两端且与筒体螺纹连接,所述活性炭颗粒填充于筒体和滤网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筒体与转盘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可以将活性炭限制在筒体的内部,滤网与筒体螺纹连接,拆下筒体后,方便取出内部的活性炭颗粒进行再生。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密封块呈环形,所述环槽靠近转盘中心的一侧壁开设有与密封块滑动连接的限位槽,所述转盘边缘可拆卸连接有限位环,所述密封块位于限位环与环槽底壁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南环亚源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洛南环亚源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27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杂散电流监测及防护系统与方法
- 下一篇:生物材料的抗氧化方法及生物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