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通管自动拉延翻边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2295.0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5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储国林;邓畅;柳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9/08 | 分类号: | B21D19/08;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李蕾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通 自动 拉延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金属管件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通管自动拉延翻边系统,包括侧孔定位机构、侧孔拉延机构以及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输送三通管坯料,所述侧孔定位机构和侧孔拉延机构顺序布置在输送装置的输送路径上,所述侧孔定位机构用于将侧孔朝向任意方向的三通管坯料翻转至侧孔朝下的状态,所述侧孔拉延机构用于对三通管坯料的侧孔边缘进行拉延和扩张,使其形成向管体外侧凸申设置的翻边。本发明利用侧孔定位机构实现了侧孔方位的调整和定位,利用侧孔拉延机构实现侧孔翻边的翻折成型,利用输送机构对管件进行输送并依次经过侧孔定位机构和侧孔拉延机构,实现了薄壁金属三通的连续自动化成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管件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通管自动拉延翻边系统。
背景技术
金属三通一般采用切削加工或压铸的方法进行制造,但这些加工方法生产效率低且适用范围有限,对于包庇性金属三通件而言无法采用上述方法加工。现有技术中金属薄壁型三通的加工一般采用冲压延展的方式进行加工,即在管件内设置凸模,管件外部设置凹模,利用压机将凸模冲管件的侧孔挤出,进而实现侧孔翻边的成型,但现有技术中的冲压设备无法实现管件侧孔的精确定位,侧孔定位一般采用人工操作,不仅定位精度得不到保障,而且工作效率低。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冲压设备无法实现凸模的自动装填和回收,因此无法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导致加工效率得不到本质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完全自动化生产的高精度、高效三通管自动拉延翻边系统。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三通管自动拉延翻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孔定位机构、侧孔拉延机构以及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输送三通管坯料,所述侧孔定位机构和侧孔拉延机构顺序布置在输送装置的输送路径上,所述侧孔定位机构用于将侧孔朝向任意方向的三通管坯料翻转至侧孔朝下的状态,所述侧孔拉延机构用于对三通管坯料的侧孔边缘进行拉延和扩张,使其形成向管体外侧凸申设置的翻边。
所述侧孔定位机构包括夹辊、夹辊驱动单元、侧孔定位单元以及联动触发单元;所述夹辊沿管件周向平行间隔设置至少三个,所述夹辊驱动单元用于驱动至少一个夹辊转动,且夹辊驱动单元与夹辊之间为离合式设置;所述侧孔定位单元包括沿管件径向活动设置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管件侧孔所在区段对应设置,所述定位块上设有用于驱使定位块向管件中心方向运动的第一弹性单元,当定位块与管件侧孔正对时,定位块在第一弹性单元的作用下沿管件径向向管件中心方向运动;所述联动触发单元用于将定位块沿管件径向向管件中心方向的运动转换为夹辊驱动单元与夹辊之间的分离动作,即当定位块与管件侧孔正对时夹辊驱动单元与夹辊之间的传动断开;所述夹辊驱动单元包括驱动轮、驱动轴和夹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轴的轴线与夹辊的轴线平行,驱动轴与夹辊驱动电机的主轴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与夹辊构成周向固定轴向滑动配合,夹辊的转轴上设有从动轮,驱动轮沿驱动轴轴线滑动时能够实现与从动轮的配合与分离;所述联动触发单元包括拨叉、顶杆和第二弹性单元,所述拨叉与驱动轮周向滑动连接,所述顶杆沿平行于驱动轴的方向滑动设置在机架上,顶杆一端与拨叉固接,另一端与定位块侧面抵接,所述第二弹性单元被装配为其弹力能够驱使顶杆向定位块所在方向运动,当定位块沿管件径向向管件中心方向的运动时,顶杆与定位块侧面脱离,顶杆在第二弹性单元的作用下带动拨叉和驱动轮沿驱动轴滑动,并使驱动轮与从动轮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22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浆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管件侧孔拉延翻边工艺